在4萬多年以前,住在塔島上的塔斯馬尼亞人和分佈於整個大陸的澳大利亞人,就已成為澳大利亞大陸最早的主人。
在沒有高等哺乳動物的澳洲大陸上,人類是不可能從當地繁衍發展而來,那麼這些遠古的澳洲土著人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問題,學者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並提出種種設想。有人認為土著居民是非洲黑人的後代,有人認為是大洋洲古代居民的殘餘,也有人認為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來自亞洲。
1884年在澳洲東部的塔爾蓋地方,發現第一個澳大利亞的人類頭骨;1925年在南部的柯赫那城附近,發現了第二個人類頭骨;1940年在墨爾本城西北的凱洛爾地方又發現兩具距今1萬多年的人類頭骨。這些頭骨的主人同現代澳洲土著人有着親緣關係。考古學家還發現,凱洛爾人的頭骨同1889年在印尼爪哇島上發現的瓦賈克人頭骨有許多相似之處。在體型特徵上,澳洲土著人同東南亞的維達人種類型較為接近。從牙齒的大小變異來看,澳洲土著人同亞洲居民的也很密切。這一切似乎表明,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同亞洲,特別是和東南亞地區,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
距今100萬年的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晚期,全球曾進入冰期氣候。當冰期達到高峰時,地表堆積大量冰雪,導致海面下降,加上激烈的地殼邉樱鹨恍⿳u嶼暫時的連接和分離。當時,在亞洲大陸和澳洲大陸之間,出現了一片斷續的陸橋,它從馬來半島,經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和帝汶島,一直延伸到澳洲西北部沿海地區,這就為遠古時亞洲居民向澳洲遷徙創造了有利條件。大約4萬年前,亞洲人駕着木筏,趁西北季風之便,一程一程地、陸陸續續地從東南亞來到了新畿內亞島和澳洲大陸沿岸。以後又沿着東西海濱地區和河道,由北向南輾轉流浪,逐漸擴散到了整個澳洲大陸,直至塔斯馬尼亞島。但也有學者認為,塔斯馬尼亞人在人種類型上更接近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人,因此塔島土著人可能不是經由澳洲大陸,而是從美拉尼西亞群島的新赫里多尼亞島漂流到塔島上去的。冰期過後,海面重新上升,新畿內亞島被海水切斷,澳大利亞土著人就和其它人類斷絕了聯繫,獨立繁衍,同時塔島上的土著人也被巴斯海峽所阻斷。
澳洲土著居民定居後,雖然經歷了數萬年的漫長歲月,但其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都沒有多大變化,基本上仍處於原始社會的狀態。與世界其它文明民族相比,落後很多。這是由於澳洲孤懸於大洋之中,同具有較高科技文明的其它民族和周圍世界完全隔絕,難以吸取世界先進國家的科技文化。加上澳洲氣候溫和,資源充沛,又無猛獸之虞,依靠簡單的狩獵採集活動即能維持生存,這就限制了他們發展生產力的迫切性。但他們在生產鬥爭和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中,還是開拓了這塊幅員遼闊的疆土,形成了自己的種族類型和語言,創造了獨特的土著文化。
在18世紀歐洲人到來之前,澳洲土著居民約有30萬,分為500多個部落,過著相當於中石器時代原始人的生活。有許多部落現已不復存在,有的也已瀕臨絕跡;塔島土著居民約4-5千人,迄今已全部滅絕。。
殖民者在開拓與發展過程,曾經伴隨着對澳洲土著人的排擠和屠殺。當澳洲大陸還只是英國罪犯流放地時,歐洲人和土著人之間還未發生劇烈的衝突。隨着養羊業的發展,為了擴大牧場,歐洲人不斷侵佔土著人的狩獵區,將他們從肥沃的沿海地區趕向荒涼的貧瘠地。當時土著居民還不懂畜牧,也還沒有私有觀念。因此常把殖民者的綿羊作,有時還故意拋撒一些有毒食物,讓饑餓的土著人吃了中毒死去。於是矛盾升級,群毆械鬥事件不斷地發生。直到19世紀30-40年代,英國政府在人道主義者的呼籲和壓力下,曾採取措施對土著居民加以適當的保護。1838年英國政府下令新南威爾士總督吉普斯將菲力浦港地區劃為4個區,每區任命一名傳教士擔任土著居民保護人,保護他們不受白人的欺壓。但是這一措施並沒有能夠挽救土著居民的厄摺V钡19世紀末,整個澳洲大陸僅剩下約6萬名土著人,其中不少是混血種。
1901年聯邦成立後,殖民當局名義上對土著居民實行“保護”政策,建立保護機構,撥款幫助土著居民,宗教團體也向他們提供糧食和衣物,接納部分兒童上學,其實土著居民並未享受到土地主人應有的地位和權利。按聯邦憲法規定,聯邦或各州的土著居民,均不計入人口統計總數以內,他們不屬於澳大利亞聯邦公民,沒有選舉權。土著工人比白人的工資低很多,而且被禁入大城市。在種族歧視政策下,純種的土著居民不斷減少,到20世紀20年代下降到6萬人,40年代只剩下4萬餘人。與此同時,混血種的土著居民人數則有上升的趨勢。
20世紀30年代起,澳洲政府開始對土著居民實行“同化”政策,其實質是要他們放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是,土著居民仍堅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並成立各種團體抗議政府的“同化”政策,他們的行動得到進步人士和人道主義者的同情和支持。
二戰後,澳大利亞政府的土著政策有了某些改進。1949年3月,聯邦議會通過新選舉法,允許新州、維州、南澳和塔島四州的土著居民參加聯邦議會的選舉。1962年3月,這一權利又擴大到昆土蘭、西澳州和北領地。同時對土著居民的醫療、保健、住房、教育和技能培訓等方面的開支也不斷增加。
從50年代起,土著居民人口開始回升,到60年代已達10萬人,其中不少人移居城市。隨着就業和受教育機會的增加,土著居民的自強意識大大增強,他們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增加工資、消除種族偏見和歸還部落領土。1969年,澳洲土著代表團向聯大秘書長遞交澳洲土著狀況的報告。在國際民權邉犹貏e是美國黑人民權邉拥挠绊懴拢闹薨兹说姆N族偏見到60年代也有所削弱,越來越多的人批評無視土著居民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的同化政策。1967年,聯邦的民族政策又有進一步的發展,從原先的歧視和“同化”政策轉為“一體化”政策,其要點是承認土著居民有權保留自己的種族特徵和生活方式,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其政治地位進一步改善,雖然他們在各級議會中沒有代表,但能享受澳大利亞公民應有的權利和各種社會福利。
目前,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約有20萬,佔全國人口不及1%,其中約60%住在城市,許多人當上了“白領工人”,與澳大利亞社會已融為一體。為了讓土著居民獲得更大的自治權,澳大利亞政府設立了土著事務部,由土著人任秘書和副秘書,下設全國土著大會,36名會員均為土著居民,它是政府制定土著政策的諮詢機構。政府還成立了“澳大利亞土著研究所”,對土著歷史、文化、語言等進行調查、整理和研究。
多年來,土著居民一直要求政府歸還他們的土地。政府試圖通過立法歸還或讓予一部分公有土地。1976年政府頒佈了澳北區的“土著居民土地法”,決定在荒涼的澳北區撥給土著居民部分土地。到1981年,土著居民擁有的土地已佔全澳總面積的10%。
為了擴大就業,政府制訂了全國土著人就業戰略規劃,1980年成立了由10名土著人代表組成的“就業發展委員會”。同時,政府每年撥鉅款幫助土著建造居所,發展衛生保健和文教事業。到80年代初,全澳已有18所由政府資助的土著居民醫療機構,400多名土著醫生、500多名土著教員、3000多名土著大學生。還在不少學校推行雙語言、雙文化教育,鼓勵土著兒童學母語。在社會福利方面,土著居民也享有與其他公民同樣的退休金和失業金等待遇。
政府還成立土著人藝術局,積極發展土著傳統文化藝術和手工藝品。土著音樂家、舞蹈家受到保護,還經常應邀出國演出。土著圖案被應用於傢俱裝飾和流行服裝上。土著作家、詩人和劇作家已成為一支為繁榮澳大利亞文化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