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纽西兰学种菜
包家鸿
在纽西兰,学种菜是我生活中的乐趣之一。
以前住在杭州,虽然也喜欢捣鼓些花花草草和自种些蔬菜什麽的,无奈居住在到处是水泥地、柏油马路和高楼大厦的市中心,居室是八十年代的公寓房,没有种植空间。小小的三楼阳台上种葱:怕浇水不慎水漏到楼下;种丝瓜:又怕瓜藤向上攀爬影响楼上住户的採光,为避免邻裡纠纷和矛盾,压抑着兴趣爱好,只能在阳台上种些不太需要浇水的小型肉肉植物。
来到纽西兰后,住处前后的二个自家花园令我开心不已,经过规划:前院纯粹种花种草,美化社区环境;后院除了种花草果木,我从园艺店买来了锄头、铁钯等种菜工具,开闢出了一块长7米、宽6米共计42平方米的土地,又在奥克兰丢大垃圾日时到街上捡来木板,砖头等,把土地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五块,这样我的菜园初具雏型;按照“种植乐园”的经验介绍,经过给土地翻土、晒土、放基肥(基肥都是我用厨馀和树叶等做的有机肥),然后在这块快乐天地裡学种菜。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学种菜,使我享受到了“学到老”的学习之乐。
什麽季节种什麽菜,怎麽下种,怎麽育苗,怎麽浇水,怎麽施肥都大有讲究,我边学边用,学习着并快乐着。回想我第一次种佛手瓜,朋友送了一个瓜种,我自作聪明地把瓜肉剥开取出裡面的瓜核种到土裡,别人同时种的瓜都发芽长蔓了,我的种子却还在土裡不肯露头,请教了朋友才知道种佛手瓜要把整个瓜种埋进地裡,那瓜肉是种子的肥料仓库,我把瓜肉剥了,种子没有及时得到营养供应,当然要比别人出苗晚了。好不容易等到出苗长叶,我赶紧给苗施肥,补足营养,没想到第二天二棵生龙活虎的瓜苗全部死翘翘,上网一查,原来佛手瓜苗小的时候不能施肥,瓜种的营养足够瓜苗成长,就象刚出生的婴儿,6个月之内只需母乳喂养,无需添加辅食,这时候给瓜苗施肥无疑揠苗助长,瓜苗就会被活活烧死。种菜真是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啊!吃一堑长一智,第二次再种佛手瓜就有经验了,去年一棵瓜苗长了80多个瓜,这不仅仅是瓜的收穫,也是学习知识的收穫。
躬耕菜园,看着植物从小到大一点点的生长、开花、结果,使我享受到了成长之乐和收穫之乐。
每当我把一粒粒的种子种下土地,就象孕育了一个个新的生命,每天清早,当喧晨的鸟雀把把我从梦中唤醒时,我第一件事就是走进菜园,去看幼苗的成长,关注不同蔬果的生长渴求:已经破土出苗的大头菜,随着幼苗的发育,生长的空间渐渐拥挤,此时要做适当的间隔疏苗,以助其保持最佳的生长空间(去年大头菜丰收,收了100多个,用浙江海盐传统醃制法醃制,味道好及了!);番茄长大了,每天要观察是否长了腋芽,及时摘除杈枝,有益于主茎干的发育,保持营养才能多多结果(今年的番茄已硕果累累);南瓜往往雄花先开,雌花晚开,我就把先开的雄花摘下放冰箱,等雌花开了再授粉,做着人工授精的植物医生,从而保证每一朵雌花都能健康地结一个南瓜(去年收了10多个南瓜,最大一个有6斤重)。在碧绿养眼的菜园裡,看着瓜藤上的小瓜一个接着一个从花托下露出笑脸、一颗颗鲜活的生命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化;看着菜园中彩蝶飞舞,听着菜园中蜜蜂嗡营,真使人恍入仙境,什麽滚滚红尘,烦杂世事,此时皆成身外物。
大地滋养了我们,我们为大地而劳动,这是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你付出多少,就能有多少收穫,我在菜园挥汗劳作的报酬是菜儿们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实现着它们生存的要求和奉献的使命。生命的蓬勃生机在我的菜园裡尽情展现:青菜、芹菜、香菜、苋菜、青葱和割不完的毛利菜鬱鬱葱葱;往上长的番茄、辣椒、豇豆、丝瓜和开花很好看的扁豆错落有致;往下长的地瓜、土豆、萝卜和雪莲果一片蓬勃,如此多的品种随着季节的转变而依次更替,就是今年第一次种的玉米 也丰收在望,小小菜园体现着“只要耕耘、就有收穫”的质朴道理,收穫的乐趣妙不可言。
收穫蔬果的快乐不仅饱了全家人的口腹,还使我享受到了分享之乐。
每当採收季节,我会把菜园裡的劳动果实分送给英语班的同学、木兰拳的拳友和左邻右舍,把幸福複製得到处都是,把快乐撒满人间。邻居洋人老太太经过我的菜园,我会随手拔两棵翠绿的生菜或摘两个佛手瓜送给她,每每当她收到我的礼物,就会连连说“Thank you”,她还特地邀请我到她家花园看她种的绣球花(洋人花园只种花不种菜),还摘了二大捧绣球花送给我,分享使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深化。因为分享,我得到了快乐;因为分享,我感到了幸福。
在纽西兰学种菜,我享受到一耕一锄劳作的甜美,品尝到一点一滴生活的美妙。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