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舞---童年回忆之十二
傅金枝
1960 年我就离开老家,此后在天津学习、工作 36 年。天津离老家很近,老家又有父母,弟弟、妹妹,他们常来天津,我们也时常回老家。后来我又来到新西兰,由于资讯的发达,十来天一个电话,家中有什么情况有什么变化自然就随时知道了。
70 馀岁的我,对解放前并没有留下多少记忆。而解放后家乡发生种种的变化我都历历在目。父老乡亲在哪段时间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又是什么,我知道的清清楚楚。
如果把解放后 60 馀年分成不同的几段,就老家的情况来说,物质生活最富足的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把土地承包给个人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彻底地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并且不只是要把肚子塞满,肉蛋也已很丰富了。最糟糕的时期是 50 年代后期到文化革命初期,公社化带来的大饥荒,让人们结结实实地嚐到了挨饿的滋味。而农民最舒心的时期,照如今时髦的话说是农民幸福感指数最高的时期,则是解放后到合作化这段时期。那时农民们虽然也在过着穷日子,可战争刚刚结束,人们安居乐业,政府官员清廉、爱民,政府着力发展各种经济产业。可以说那时的农村百业兴旺,莺歌燕舞,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农业是主业,农民耕者有其田,自己给自己干活,给自己的老婆孩子乾活,绝不会偷工减料,耍奸施猾。人不哄地皮,地也不哄肚皮,这是最简单也最根本的世事人情。加上政府从农具、技术到优良品种上都对农业给予扶持。那时也不整天瞎吹,什么“丰收”、“特大丰收”之类,实际上打得粮食吃不完,家家存着隔年的粮食。
光吃粮食当然不行,生活还要多姿多彩,人们活得才能有滋有味。由于农民生活的需要,和平时期各种条件的具备,政府也大力组织、支持,农村各种的产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为便于交流,集市、庙会也繁荣起来。大约每隔十裡八裡,便在一个较大的村镇设一个集市,每个集市点每隔五天才有一天开市,进行交易。不同的集市在不同的日期开市,如甲地是初一、初六,乙地是二、七,丙地是三、八等等,每五天一个循环。这样农民每五天即可就近赶一个集,而商贩则可以在不同的集市循环,每天都有集可赶。
离我们傅庄较近的集市有交河、辛店、建桥、土山几个。交河是县政府所在地,集市的规模要比其他小集市大好几倍。农民赶集,卖点自家生产的粮食及农产品,再买回点日用品。有的赶集则纯粹是转一转,玩一玩,顺便在集市上吃点什么。在家乡就有这么几句民谣:
大脚片儿,赶辛店儿,
又吃馍馍又吃菜儿。
馍馍就是馒头。大脚片儿,指大脚婆娘,那时女人以脚大为丑。片、店、菜几个字一经儿化,便十分地和谐押韵。简单两句,其意境之美,和谐韵律之美,带着土味,又无比的醇香甘甜。
为了繁荣当地的商业和经济,政府在固定的集市之外,另在农閒季节设立更大规模的庙市活动,通常是在每年的阴曆三月和九月,既不是农忙季节,气候条件也比较好。庙会期间,几乎所有的人家都要全家到庙会上光顾一次,既顺便买卖点东西,更重要的目的是到庙会上大吃一顿。
农民除种地外,还设法搞一些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这既是农村农民生活的需要,也是新生的人民政府大力鼓励的。由于村民邻裡间会相互借鉴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所以每个村会有多户农民搞相同的产业,从而形成这个村的产业特色。据傅庄最近的东邻顺桥,有几家豆腐坊,另外还有几个花园,从事花草树木种植,所培育的花草树木都是作为商品出售的。由这类产产业的存在即可看出当年当地农村中的生活品质并不十分低下。傅庄的西邻军王庄有多家卖馍馍(馒头)和窝头的专业户。傅庄东南二裡远的刘庄,有许多走街串乡专门卖小百货的专业户,另外这个村中织布的专业户很多,当然织的都是农家粗布。由于刘姓是大姓,冠名“刘庄”的村庄也格外的多,为与其它刘庄相区别,所以这个村改名叫“粗布刘”了。傅庄村北面二裡远的三裡庄有不少的製糖专业户,都是由大麦製作麦芽糖。
我们村的特长是种植商品蔬菜。我们村的后面有一条河,名叫清凉江。这是一条季 节河,平时是乾涸的,每年的秋后才有水从上游流过来。河不深但很宽阔,这样河中间就有很大面积的土地,属于我村的河地就有大约上百亩。这些地在无水的季节供人耕作,我们村就用来种植蔬菜了。傅庄在这条河中的土地中,共有十几眼水井,每一眼水井的周围,便是一家或几家的菜园。我们村种菜的农户很多,平时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经验,相互提供种仔,而在集市上,傅庄的蔬菜也佔据了相当的份额。
我仅把我们傅庄及周围四个村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其实隔过这四个村,在离我们更远的村庄,每个村都有它的专业特长,在此也就不细表了。想想那时人们居家过日子,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那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专业的物质生产,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商品出售。我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当年集市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如果拿到今天再按原样地在摆放出来,肯定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文物展览。
商品的交易是在集市上进行外,还有些是在村庄中进行的。因为那时人们赶集来回都是靠两条腿走路的,如果东西太重,就有些不便了。有些修补业,也是在当地办 理更为方便,免得搬来搬去。比如餐具的修理,如今的盆盆碗碗打了,将碎片一丢也就了事了。可在当年是捨不得丢掉的,要将打碎的几块收集起来进行修理。一种锯盆锯碗锯大缸的手艺人,可以将盆碗的碎片合在一起,再用一种特殊的两脚钉将其连接起来。这样修补过以后,虽然不太美观,总算可以再用了。那时大如水缸这样的大物件,打破后也用这个办法修补。盆碗瓷器的修补,其难度在于在破碎的碎片上鑽孔,如果是比较粗质的陶器,鑽孔是很容易的,而比较细腻的高质量瓷器,则因硬度太大,鑽孔则十分的艰难,常言所说的“没有金刚鑽儿,别揽瓷器活”,便是说的这件事。除瓷器外,做饭的大铁锅出了孔洞,也可进行修补。
卖香油、酱油、醋的;打製铁具的;修理箩(磨面时筛麵用的一种孔径极小的筛子)的;收集废品的;做条帚扫把的;卖小百货的;卖应时的水果蔬菜的;抢剪子磨菜刀的等等。不同的生意都有固定不同的吆喝方法,修箩的吆喝的是“张好马尾箩吆!”,盖因箩的纱网是由马尾织成的;收集废品的吆喝声是“狗皮、猫皮换鞭梢!”;抢剪子磨菜刀的吆喝声是“抢剪子了,磨菜刀!”每一种的吆喝声都有专门的声调,当年样板戏《红灯记》磨刀人的吆喝声,学得就极像。
那时人们安居乐业,除农业外,各种副业、商业繁荣,百业兴旺,人与人之间、民与官之间都十分和谐。回忆那段时间的生活,真如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可惜这段时间不长,人们就很情不自愿地走上合作化的道路,以后更被迫走上了所谓共产主义的“金桥”——人民公社。而解放初期几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剪掉了。
2015 年 1 月 20 日于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