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现代艺术的困惑 艺术随笔(三)
(我所指的现代艺术是与传统艺术相对的艺术)
人类世界各区域的语言和文字由于习俗、文化上的差异对客观和自我有着不同角度的解释形成五花八门、多姿多彩,从而至此相互无法替代。
绘画也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它早于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向外界发泄情感最原始的表现方法之一(其他还有音乐、舞蹈)。原始绘画的成熟它传达出来的资讯用文字、话语通常解释不清,所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也是它至今仍能永葆青春的秘诀。居于此特性,绘画与文字相比占了个大便宜,即人人都能看得懂。只要你画得好,亚洲人可以钟情欧洲古典画,欧洲人也可以膜拜非洲绘画艺术。 “艺术无国界”,号称民族基因的艺术反而成了各民族融合的黏胶剂。
古典绘画尤其是欧洲古典绘画是以客观真实的形象即所谓写实来向观众传达作者想要说的话。而观众也是通过画中的故事或景象寻求与作者共鸣。以具体形象(具象)表述资讯既直接又明了,普罗观众容易理解也非常喜爱。
不幸的是画家不干了。画了几百年的照抄,说了几百年的车轱辘话,腻了,想着法儿地翻新花样,说好听点儿是传输更复杂的,古典画一张嘴说不了的资讯,说不好听的是把话说得糊涂点儿、焦点更模糊点、显得更“深奥”点儿、观众更吃不准点儿才好。
不管怎样,现代艺术横冲直撞地诞生了。
我以前说过,现代艺术如同在艺术的长河中不断的开口子。今天决个堤,明天引个流,东一锹,西一镐弄得艺术长河的出海口象亚马逊河一样,没了主航道。
现代艺术的口子开得好,河道清晰,水源充沛。开得不好,贼水乱流没个章法。再换个说法,好的现代艺术作品语言丰富,回味无穷。不好的作品语言混乱,词不达意。
也许我孤陋寡闻,至今我见到过的现代艺术作品,能让我感动的不多,大量的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或在咀嚼别人吃过的东西。
西方的现代艺术品由于背后隐藏了我们不熟悉的文化背景、民族习性和外国语言,其中很大一部分作品是无法读懂的,除了那些具有普世价值观的作品。如果艺术家队伍里又多了些小混混,以为伸伸胳膊,踢踢腿就成了艺术家。那么现代艺术大军中由于有了他们的瞎掺呼,恐怕名声就更不好听了。
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中国现代艺术作品,比如徐冰、艾未未的作品,他们的绘画语言比较清晰,不用文字说明,不用作者站在旁边絮絮叨叨告诉你他的作品有多深奥。他们仅用绘画或形象就能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他要表达什么或者让你思考什么。由于他们与我们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民族习性、相同的生活环境,所以当他们将一些艺术符号巧妙地拼接在一起时,我们能会心一笑。
中国优秀现代艺术家并非只此二人,各路高手大有人在,只是我没有看见而已。也许太多的庸俗现代艺术家埋没了这些金子。
一元化的古典艺术家们使用的的绘画语言相对统一和单一。他们的作品由“标准件”组成,如天是蓝的,树是绿的,建筑物有透视,人有结构比例等,因而不同的作品有可比性,分得出高低俗雅,推得出大家公认的艺术大师。
而现代艺术就麻烦了,他们使用的工具不一样,手段不一样,时空不一样,也就是艺术语言不一样,各说各的话,各有各的标准。就如同神州方言,北方人、南方人、江浙人、广东人、杭州人、温州人以至温州不同乡镇人都可以操着相互听不懂的乡音说中国话。
如此繁复纷杂的绘画语言使多元化的现代艺术没有了主心骨,“标准件”消失了,天可以是绿的,树可以是蓝的,建筑物的透视?人的结构比例?那是限制艺术家的桎梏,早被现代艺术抛到太平洋里去了。剩下的就是天马行空任你信天游了,任何东西都可以“指鹿为马”而不必担心人家骂你忒无理,因为那是艺术的想像力。失去了艺术的“普世标准”,现代艺术作品真的没有可比性,也无法评判,所谓的作品好坏,优劣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全凭你个人的喜好。最后,现代艺术世界不可能出现统一的、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
故如果你见到被“誉为”现代艺术大师的人,请多留点心眼,八成那是在忽悠,在给圈外人下药。你一定要记清楚,现代艺术没有大师,即便是艾未未,徐冰那也是只代表他自己,顶多代表他们那同一类绘画方言的“乡亲们”。不能代表中国整个现代艺术。
2014/1/17 于奥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