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后期,八个样板剧组先后又推出了新剧码。中国京剧院的“平原作战”(李光主演)、“红色娘子军”(杜近芳主演)。北京京剧团的“杜鹃山”(杨春霞主演)。上海“智取威虎山”剧组的“磐石湾”(李崇善主演),“海港”剧组的“苗岭风雷”(张学津主演,后因文革结束流产),山东京剧团的“红云岗”(张春秋主演)。中央芭蕾舞剧团的“沂蒙颂”(1973年我在北京时曾看过他们的演出)和“草原儿女”。上海芭蕾舞团也在排练舞剧“苗岭风雷”。
“龙江颂”剧组根据江青的指示,组排了四个小戏:“审椅子”(李炳淑主演)、“战海浪”(武打戏)“小保管”(吴纪鑫等主演)。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吴纪鑫与我是同期移民到纽西兰奥克兰的。还有一出小戏未定。文革结束时,只有“审椅子”、“战海浪”已完成并拍成电影,其他两个小戏也因文革结束作罢。
音乐方面有中央乐团的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
“海港”剧组的西洋乐队力量最强,曾经创作过钢琴弦乐五重奏“海港”、小提琴协奏曲“杜鹃山”(俞丽拿演奏)等,只因江青未审查过,不敢正式公演,仅在内部示范演出。
北京京剧团的“杜鹃山”一经推出,大受百姓的喜爱。原因是唱腔好听,演员形象秀丽,念白有韵味,是样板戏中的样板。殊不知此剧原是“海港”剧组的任务,不料“海港”在拍电影时遇到波折,一拍就是两年。于会咏(注一)等不及,便将“杜鹃山”交给了北京京剧团排演。但主创人员还是上海的:编剧王树元、配器龚国泰、演员杨春霞都是从上海调去的。唱腔设计是于会咏。 “海港”的京胡手也参与了唱腔设计,据他讲于会咏写的唱腔非常好听,于曾亲自示范给杨春霞。而杨春霞这个漂亮脸蛋就是达不到要求。
在新剧推出的过程中也有些小插曲,我所知道的就是“磐石湾”、“苗岭风雷”主要演员的调换。
原来“磐”剧的主要演员是张学津。就是张君秋的儿子、马派的领军人物。张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是扮演“磐”剧一号角色陆长海的理想人选。在“磐石湾”整个剧本的排创过程中张学津一直参与其中。
而“苗岭风雷”在案头创作时,于会咏就要求“苗”剧一号人物是个解放军还必须是个娃娃兵。当李崇善来到我们剧组时,大家不约而同齐声叫绝:这个牛哥太合适了!李崇善外号“牛哥”,眼大如牛睛,矮个,孩儿脸,嗓音银亮,好像生来就是为我们准备的。
不曾料想“磐石湾”即将公演时,上面突然下令:陆长海角色换演员,张学津撤下,由李崇善顶上。一时间大伙全愣了:怎么可能!小矮个、娃娃脸演陆长海,不合适啊!张学津为什么不能演?但命令就是命令,没有任何解释。李崇善硬是用三十六天将“磐石湾”全部拿下。我看的正式公演就是李崇善演的陆长海。为此,我记得媒体还专门写报导称赞李崇善为革命需要舍身排戏,圆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私下里我们一直不解,这不像是于会咏的意见,是他指示李崇善演“苗岭风雷”的,不会出尔反尔。问题可能出在张学津身上。
“你知道吗?”我的一位剧组同事悄悄凑过来耳语道:“张学津是内控人员。”
“内控人员?他政治有问题?”我一惊,急忙问。
“不清楚,只听说上面晓得他演“磐石湾”,不高兴了。余会咏只好换人。”
“上面”指的是谁?无人知晓,反正比于会咏官儿大。这个当官儿的一句话,革命样板戏就走了样,让人瞧着不舒服。没办法,在中国,政治总是压倒艺术,而“磐石湾”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干预下永远遗憾下去。
还有一事,让我至今耿耿于怀。临来纽西兰前夕,我忙于行前的准备。其中令我挂心的就是到了那里听不到乡音,尤其是京剧。别说对京剧认识等于零的洋人了,就是华人迷恋京剧的也是凤毛麟角。带一些我喜欢的唱段,寂寞孤独时听几句西皮二黄,犹如老酒下肚,醇香美,回味近仙。要哪几段呢?我忽然想起李炳淑的“审椅子”来。此唱腔优美清甜,娓婉动听。据乐队里的人评价是样板戏中最好听的唱段。我便向“龙江颂”剧组讨求此唱段的磁带。可得到的回答是剧组没有,建议我到唱片社去寻找。恰好我认得一位演员刚
转到唱片社工作。有她的帮忙,不愁找不到。那位朋友也够仗义,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是对我无奈地摇摇头:“仓库里我翻遍了,没有'审椅子'的唱片。这样吧,上海电影厂曾拍过这部戏的片子,他们一定会有存底的。”
我在上海混了十几年,艺术界不缺朋友。电影厂的那位熟人也很卖力,她说:“我偷偷跑到资料库,里面乱七八糟,就是找不到'审椅子'。”
这回我彻底失望了。你还能指望哪里有“审椅子”的资料呢?难道它就此无声息地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消失了?为什么?它属“四人帮”的专利?即便如此,它也是历史,不应该焚尸匿迹,就像江青,你能把她从历史中抹掉?
文革是一场人类文明的浩劫,是中华文化的自残。但你不能因此将它忘掉,或企图将它从中国历史的长卷中洗成空白。记住它,以史为鉴,它才能对我们这个民族有用,不管在文革中发生的事件对我们是负面的或正面的影响,我们都应正视它,保留它,珍惜它。非常惭愧,研究文革历史,在中国找不到的资料,反而在日本、美国却颇为丰富,中国现代史的原始样本要靠外国提供,我们不觉得脸红吗?我们这个民族就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历史,何德何能自称为伟大优秀的民族?
今天我上网搜遍各大视频网站,只有录音,仍然没有“审椅子”的影片资料。谁能帮我找到?它真的从我们的视线里香消玉损? “审椅子”的政治观点我并不认同,但它确实是一部优秀的艺术品,我们不应该把它忘掉,就像所有的样板戏一样。
2013/10/20 于奥克兰
注一:于会咏,山东人,出身贫苦,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解放后被保送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并留校从事民间音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硕果颇丰。文革前夕调任上海京剧院主管现代京剧“海港”的音乐创作和“智取威虎山”的音乐修改。现代京剧音乐创作的成功,引起江青的注意,随后调往北京负责指导文化工作,“九大”后任文化部部长。文革结束被隔离审查,其中服毒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