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的生活无疑比小城镇精彩,那里有包罗万象的内在,也有活色生香的表像,大都市还承载着千千万万的希望和梦想。作为旅途中的游人,我更喜欢欧洲的小镇,她们在自然美景中呈现出来的独特风韵最能拨动心弦。我爱那些蜿蜒的街巷,那些古老的教堂和广场,那些深具地域色彩的民居。城市是变化的、流动的,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日新月异,由于今日世界的紧密联系,都市难免有千城一面的趋同倾向,小镇则可以完全静止不变,保持原汁原味的古色古香。任时光荏苒,任岁月沧桑,欧洲小镇依旧古雅可人,淳朴如初。
萨福克郡的莱文汉姆,位于伦敦东北方向60英里,这个建造于十五世纪早期(1400s)的英国小镇完好地保存了300多间中世纪木造房屋,小镇的发达源于毛纺织业,得益于黑死病蔓延后社会结构的调整。
1348年7月巴斯主教大声疾呼:大瘟疫已蔓延至法国,全英国民众需要不断地虔诚祈祷,不让灾难跨越英吉利海峡。太晚了!鼠疫已借着海船从法国抵达英国韦茅斯港口,几星期后扩散至全英国,所有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年龄性别,都遭受到瘟疫的威胁而无可幸免,等级森严的社会在黑死病面前终于人人平等了。
肆虐于欧洲的这场大瘟疫在几年内使一半英国人死亡,人口从4百多万减至250万。一片一片的村庄杳无人烟,城市的许多房屋变为废墟,田园荒芜无人耕种,酒肆洞开乏人问津,幸存的孤儿没人照料,无主的家畜在街上闲逛,居民则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7世纪末,鼠疫周期性回圈反复爆发过数次,但再也没有像第一次那般凶猛。
黑死病的确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死亡的阴影吞噬着无数鲜活的生命。然而否极泰来是上天的安排,跌入谷底才能走出深渊,劫后余生的农民从此苦尽甘来。劳动力的严重匮乏致使薪水大幅提高,农工与雇主有了讨价还价的能力,对领主的依附性大大降低,他们可以自由流动,轻易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还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下农田和房屋。英国农业结构也发生巨变,从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作物耕种变成土地密集型的畜牧业,养羊促使英国羊毛纺织业大发展, 羊群数量达到800万头,是全国人口的三倍。
林肯郡长毛羊好似披着厚厚的毛毯,又密又卷的长毛连眼睛都覆盖着,卷曲的羊毛有6英寸长,拉直长达1英尺,是当时的最佳品种。羊毛运至萨福克郡加工纺织,造就一批富有的乡镇,莱文汉姆是其中的一个。
莱文汉姆有一座相当辉煌的大教堂,是纺织富商们捐款修筑,游客来此并非观光教堂,而是领略小镇风光。通街都铎风格的木屋都有倾斜的屋顶高耸相交成尖顶,巨大的烟囱炫耀着财富,大扇大扇的玻璃窗被白色木条分为小型方格,这个小镇的民居能用得起玻璃窗,在中世纪颇令人羡慕。抹灰泥墙装饰着纵向或者斜叉的木条,最经典的外观是白墙和黑色木条相间,非常醒目,莱文汉姆有所不同,这里的泥墙漆成不同的颜色,牙黄、橘红、粉白、土褐,在古朴中多了几分轻俏和活波。门窗上挂着鲜花吊篮,这里一丛杜鹃花艳艳地盛开,那里一支古典玫瑰斜逸而出,这个迷人的小乡镇真是上得明信片,入得水粉画。
小镇做着游客生意,几百年前的木造屋改装成旅馆、食肆、酒馆和店铺。高街尾端有一家天鹅旅馆,内里与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和雅致。屋内的橡木横梁配上四柱大床直把人带回到中世纪的时光,50多间客房没有一间完全相仿,下午茶让人啧啧称道,配松饼的奶油雕成天鹅模样,入夜的街道没有多少行人和车辆,从一间一间窗户里透出的晕黄灯光洒下一片安详。
多么恬美宁静舒适的小镇,每个游人心里都会如此称赞吧,中世纪的莱文汉姆可一点也不宁静,这里是繁荣又喧闹的地方。车夫们吆喝着驾车的性口,壮汉们大声喊叫着御货,妇女们七嘴八舌正在整理清洁着羊毛,还有一些在门廊下一边儿纺线一边儿闲言碎语地聊天,男人们在屋内哢哧哢哧地织布,染工们把布匹投入巨大的锅炉,沸水的咕咕声与搅拌声夹杂一起,汇入小镇喧嚣的合唱。
莱文汉姆更谈不上清洁。南来北往的货车,留下满街的牛粪马尿,住户的垃圾和人的排泄物直接从屋子提出来倾倒至大街上,肉店扔出来杂碎,染房的污水悉数泼到街上,大街上臭气熏天,污秽不堪。到1520年,莱文汉姆修建了砖砌的下水道系统,彻底解决了污染问题,成为小镇的骄傲,让全英国城市相当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