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校园内看不到孩子们各自埋头把玩手中小小萤屏手机的景象。我们的课外活动除了“骑马打仗”便是一头扎在图书馆里的书堆中。书,是那个时代通往虚拟世界的大门。打开图书,包罗万象的精彩故事迎面扑来。你像一只好奇的小鸟,在从没认识过的、新颖的、美妙的神奇幻界中翱翔。这种如初生牛犊式的渴望,在我抽出小小狭长的检索卡抽屉时显得格外强烈。一摞摞卡片在我手指的拨动中,文字背后的诱惑向我展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大小林历险记、苏联民间故事、越南民间故事、立陶宛民间故事、阿拉伯神灯、皮诺曹、小红帽、白雪公主、大灰狼等等,王子是善良的还是威武的?美丽公主受谁欺负?地毯真的能飞吗?大灰狼那么坏,怎样斗它?多么神秘的未知大门,都等着我一一打开。可以说我的启蒙常识,我的含苞世界观,我的初级为人处世道德观都是在这五彩缤纷的神话故事里获得的。书籍是我精神成长的阶梯。
长大了,世界复杂了。从书中寻找的寄托也更多样了。知识的视野要更宽更深,不仅是故事,还有历史、科学、理念、逻辑、情感。再大一些,对政治以至文学文字也越来越苛求。我开始挑拣书刊了。一本本身边经过的书我是通过“嗅觉”过滤:打开一本流览开头,不管是历史、理论还是科学,喔,文笔不错,看下去。要是文字干瘪就扔了。文学书籍一样,语言优美,故事引人,我便看一段。之后忍不住翻到最后,瞧他的故事是怎样收尾。知道了结局,便放下悬念从头细细读——且看他是怎样将主人公的命运编下去。
不容置疑,书,在我一生成长的路途中起着罗盘的作用。它引导我打开一扇扇认知之窗,拓开我的求知眼界。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人们能在狭小的自我天地胸怀世界,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是对人们智慧的褒扬。
可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知识的传播已非一书独秀。影视的发达,人们有了视觉的教育。更进一步,电脑、手机的出现,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多了一条空前宽阔的大道。电脑加网路无疑为每个人身边营造了一座无所不能的博大图书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敲击小小的键盘,你需要的咨情,即刻出现在银屏中。它的方便、快速、“渊博”令你无时无刻地厮守一旁,成了你最亲密的伴侣。宅男、宅女蜂涌如现。书被冷落一旁,被人遗忘,似乎应了竹简的厄运,正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
书真的就这样从你的身边消失了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电影的出现,人们曾预言戏剧艺术将消失。电视的诞生,人们又断言电影将寿终正寝。可是如今这些曾被判定为行将就木的艺术形式非但没应验,反而在艺术之林中博得一席之地,永葆青春。
书也是这样。虽然新型的传播媒介风骚正茂,但书有它的独俏。
一本书在手,可以随时随地与你伴行,在旅途、在工余、在临寝、在闲暇,静静地倚躺着,享受着字里行间的雅情。一个急念,疾手翻到你所求的页面,思路不会被打断。这是沉重的电脑和一团乱麻的电源线所不能替代的。
书是有形的,电脑里的“书”是无形的。拥有书,尤其拥有你梦寐以求的书,心里很踏实。
书可以传世,尤其现今世界,当书的发行量降低时,书的价值却能逆势上扬。以后珍藏绝本也可能愈来愈多。对于喜欢收藏的群体这是一个好行当。
方华举办的读书节又到了,不妨到那里探探宝。
2013/3/26 于奥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