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聊聊这部德语短剧吧,中译名叫“屌丝女士”(Knallerfrauen)。据说译名既为迎合时下网络流行词“屌丝”,又为向“憨豆先生”致敬。有先生就要有女士嘛。
我看的是没字幕的版本,奇怪的是,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可见形体表演的魅力丝毫不亚于语言的魅力。影视剧创作,也应同时发掘形体动作的潜力,而不应只关注语言或字幕之功能。
当然,强调形体表演是很有挑战的。连续看了几集之后,我便在想,下次的笑点在哪里,下次的笑点在哪里。你知道的,生活中的常见场景都用得差不多时,剧集也就差不多了。我疑心它每集很短也与此有关,为了节约些场景放到后面剧集去用。而且你想嘛,四五十分的集长,多半需要故事情节(如《越狱》)或者语言对白(如《老友记》)来支撑。没有这两条做保证,便只有缩短时间了。编剧说,那就缩短至二十分钟吧。
在这么短的时间中,《屌丝女士》故事仍然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徵。它根本就不紧凑。常常在某个关键节点上,镜头突然剪辑到了别的场景。前后根本不相干嘛。剪辑者思维之跳跃,我想很多观众都会不太适应。
我积极地解读这种处理,视之为奇特的表意方式。你再仔细看看,它是不是有点文学中意识流的味道呢?有吧。这种处理的专业术语大概叫蒙太奇。《屌丝女士》太蒙太奇了,不按常理出牌,几乎要跳出蒙太奇框架的束缚了。
如果你并不刻意追求某种奇特的意义,但奇特的意义却自然而然表现出来,你就有些境界了。《屌丝女士》编剧的境界看来就不低,尤其表现在看似无意实有意的“思维乱码”的运用上。
《屌丝女士》里面的许多奇特而怪诞的事情,就有些“思维乱码”的意味。对她的行为,大家会笑,真的会笑。有人觉得,哦,她真勇敢,做了这么多正常人不敢做的事。也有人觉得,哦,她真白痴,不会看别人脸色眼色行事——她思维溷乱,很不正常嘛。
她似乎在奉行一种曾经被钱钟书总结过的修辞,即对假设的再推理。你们说这药真苦啊,苦得像苦瓜。一般人到这儿就打住了。钱钟书所说的修辞会再进一步,苦得像苦瓜,在烈日下被晒焉了。屌丝女士的许多行为便是一根筋思维的二次推导的结局。
很多人也因此觉得她继承了憨豆先生的幽默才能,能取乐于人。这类评价仍未脱离幽默的范畴。
诚然,这个短剧能让人发笑,而且让人不停地发笑。但这种笑可能并不是发自肺腑的愉悦的笑。它像是由别的心理引发的笑的行为。这种心理有点见阿Q出丑,或者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或者更甚地,笑得有些悲伤苦涩。它带着一丝沉重性。
从屌丝女士的性格,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沉重性来。
她洁癖,于是往往很焦虑。车座椅上掉了一点巧克力,非翻腾着找出来不可。最后放心地重新坐在座椅上时,发现一屁股坐在了吃剩的巧克力上。她抓狂,想摔东西,然而又算计着摔锅不行锅会坏的,砸盘子也不行盘子会碎的,于是找来了一袋长脆薯条,砸断了其中一根,终于长输了一口气。她会对着自己的女儿装傻,煳弄过去自己不懂的问题。看见朋友手上的婴儿裹了条好毯子,朋友也喜欢她手上婴儿裹的毯子,于是互换了。互换了毯子,但婴儿也互换了!夜里,她需要电击自己,才能逼自己听到婴儿哭声时起床。
可屌丝女士完全不白痴啊,她当然知道把在地上爬的小孩当抹布不太好,或者也知道站在超市把所有买来的纸巾一卷卷地扯下来装进购物袋是很浪费时间的。而且在别人眼中,她已经是多么幸福了——一份中等收入、体面的白领工作,育有两个可爱的小孩,有大房子,家里窗明几净,小区绿化得像公园,定期去健身房健身——多好的生活了啊。
但她为什么还要这么焦虑,这么神神叨叨呢。
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剧中唯一遗失了的生活镜头便是乡村、自然。
我觉得编剧在利用她的搞笑的神神叨叨,来对这种丰富而现代的中产阶级生活进行批判。对屌丝女士而言,工业文明不可逆,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乡村的自然的生活)。我们甚至也不知道过去是什么样子了。我们只好对现实生活进行一些细细的日常的改装。
把生活中的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流程改装得别致(甚至荒诞),或者往合常规的日常生活中加进去些外在的荒唐进去。籍由这种改装和反抗,让生活有些变化有些乐趣。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可能是屌丝女士呢。
这或许也恰恰是这部德语短剧一夜之间在中国火起来的深层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