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斐济岛有六千多华人,其实究竟确切的人数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华人在这个南大平洋岛国上生活与劳动,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与新加坡的华人,出没在市集、农埸、店铺、工厂、学校与餐厅,也有的在联合国机构、银行、公司和政府部门任职。今天的斐济,尤其是在首都苏瓦,到处可以见到黄皮肤黑头发的身影。无处不在的华人,凭籍辛勤劳动,勤俭克己,一点一滴创建自己的事业,在异乡寻找安定与幸福的立身之所。斐济或许未必就是华人的最爱、最理想居住地,但它以淳朴的民风、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慷慨养育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华人,浩淼的南太平洋碧波万顷,正以它周而复始、不倦涌来的浪涛,诉说着在异乡拼搏的血泪故事,其中充满华人洒在这里的汗水与眼泪、青春伤逝的无言、骨肉分离的哀戚,思念故土的乡愁……
无数后来人不约而同都会问:谁是第一个踏上斐济土地并定居于此的华人?
1855年(咸丰五年),在澳洲淘金的广东台山端芬镇人梅百龄(又名梅屏耀,按台山乡俗,男丁出世后取名梅百龄,结婚后另取一名梅屏耀),买了一条小帆船,从澳洲航海来到斐济。并在列武卡定居下来。
他是第一个只身驾帆船渡海成功来斐的华人!这一年他未来的妻子才刚刚在中国出生。
根据1935年出版的《澳洲党务发展实况》106页第六节中记载:「华侨之到飞枝(斐济),在八十年前。有梅屏耀者(梅百龄),于咸丰二年到雪梨,咸丰五年由雪梨自驾帆船到飞枝,遂居留焉。此时英人尚未经营飞枝也。至光绪八年始回国娶妻。次年复偕陈泰、黄佑与海南德三人驾帆船回飞枝。吾国人海上航行,有如此之胆识,令人敬仰。」这是目前留存下来的有关梅百龄(梅屏耀)的唯一最早文字记载,其中显示了梅百龄(梅屏耀)离开中国,首次与再次抵达斐济,以及回家娶妻的年份。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Joint Publishing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1998年10月出版的潘翎、崔贵强编著之《海外华人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中,有关「南太平洋地区-- -斐济」部份,也提到:「1855年,第一个华商到来,接着在1872年第二个华人也登陆,这两人都是广东台山人。」该文虽未提及梅百龄,但从抵斐年份与籍贯之不谋而合,更可作为梅百龄是1855年第一个来斐济的华人之佐证。
如今在苏瓦华人坟场上,尚遗留下一座墓冢,埋葬着梅百龄的夫人林玛丽,她活了101岁,残缺的墓碑上书:「堂开四代寿启百龄1855-- 1956」。林氏墓惜被萋萋荒草所掩没。今时来此「行青」的华人,已极少知晓,在这个简朴的墓冢下长眠的,是第一位来斐定居的华人女性。
从林玛丽的出生、成婚时间亦可推算出梅百龄的出生年份(1835年)与来斐济年份(1855年)。梅百龄的孙儿媳至今仍侨居雪梨,2004年已八十四岁矣, 在接受笔者访问时, 她回忆当年和梅百龄太太相处十多年间, 梅老太太对其口述当年嫁与梅百龄并乘船来斐的家史。梅家后人其实也一直在设法寻找与搜集梅百龄的历史, 从其家族记载上,也证实梅百龄是1855年到斐济的。在得到笔者的这篇文章后,梅氏后人均认为与其掌握之史料是吻合无误的。
虽然梅百龄当年来斐时,斐济正处于部落内战,没有正式政府管理,缺乏文字资料记载存档。但是从零星残存的资料以及口耳相传的访问中,仍可以归纳与描绘出他一家当年在列武卡的生活概况。
梅百龄(梅屏耀), 1835年出生于中国广东台山端芬镇的大美村,端芬镇内有大同河和端芬河,分别从西部流向东部,在海口埠汇合注入大海。梅自幼学得一门工匠好手艺,至于他是否在这里就学会了泛舟驾船,就不得而知了,但梅百龄出国后,在当时简陋的物质条件下,竟然只身渡海,从澳洲来到斐济,由此可以得知他胆识过人,富于进取的冒险精神。
梅百龄在1852年(咸丰二年),他刚满17岁那一年,离开端芬前往澳洲维多利亚的墨尔本,投靠其兄。估计在后来至巴拉瑞特(Ballarat)淘金,巴拉瑞特(Ballarat) 位于墨尔本西北100公里处。西元1851年至1858年巴拉瑞特的疏芬山Sovereign-Hill)是澳洲著名的淘金地﹐这里聚集了大批欧洲﹐美洲来的淘金者﹐第一波华人淘金者最初也是在这里落脚的,台山人把这里称为「新金山」。
梅百龄在这里忍受恶劣的环境,以及疾病的蔓延,与一万名来自中国的淘金者一起日夜工作。当时英国政府不允许华人散居, 他们必须要居住在一起。一顶帐篷里面放着三张床,六个人轮流睡在床底下。冬天的时候,非常潮湿,很冷,所以伤寒症很流行,当时的死亡率很高,还要被不少欧裔民族的矿工所歧视,经常发生冲突,可能这也是当时的华工很少有人留下的原因之一。
华人大多数在这里工作三四年的时间,挣钱还债后再积蓄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这里一共有4万居民,而华人就有1万人左右,而且大部份来自广东台山,约占当时总人口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在巴拉瑞特的金子被挖掘完毕之后,华工顺着澳大利亚东海岸金矿的足迹到达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州的北部等地。
梅百龄大概在此淘取黄金约三年之久,又听闻斐济岛盛产檀香木或海参,故在1855年(咸丰五年)买下一条帆船, 独身一人渡海来到斐济岛的列武卡。澳洲至斐济一千七百四十三里,单程需要一个多月, 而且风高浪急, 梅百龄的的航海技术与胆量勇气, 都是十分惊人的, 当时他才20岁。
1875年,梅百龄曾回过一次澳洲,在南威尔士的雪梨试图申请加入英籍。
1882年(光绪八年),47岁的梅百龄回到香港,经人介绍,到中国与时年27岁的妻子林氏结婚,我们只知道梅的妻子姓林,英文名玛丽MARY。林玛丽是台山人, 1855年7月生于中国广东台山, 1956年卒于斐济苏瓦, 享年101岁。
林玛丽是第一个来斐济的华人女性。据说当时梅百龄返乡选择配偶的唯一条件是女方必须是天足,因其时女子多缠足,梅认为小脚女子做事不方便,故声明只娶天足女子, 而林玛丽是做丫环出身, 一直未有缠足, 所以被选上了。
1883年(光绪九年),富有冒险精神的梅约了三个志同道合的华人:陈泰、黄佑与海南德,连同自己的妻子,凑钱买船再度来斐。他的同伴,究竟有没有找到梦想中的黄金与檀香呢?许多年后,他们到底去了哪里?除了海南德之外,没有一点关于他们的音讯,也没有片纸只字的记载,这几个勇敢的中国人,当年他们饱受风浪吹打的小船靠岸时,一行人登上沙滩留下的足迹,早已被历史的浪潮所抹平。
海上航程是十分辛苦的,据梅百龄太太生前回忆,由于坐船时间太长,她的双脚都肿了。
梅百龄在列武卡开办了「行利」士多(HOUNG-LEE, 在台山话中为「行到此地顺顺利利」或「利利市市」之意)。梅家的「行利」是中国人在斐济开设的第一间商店,据说在澳洲墨尔本也有「行利」。
梅氏「行利」士多曾在1873年10月15日至1876年7月13日间,多次在「斐济时报」上刊登广告,从其内容可知梅家的生意范围包括:海参、檀香木、丝绸、家具、成衣和茶叶等零沽批发。梅百龄是木匠出身,故制造家俬出售,薄有积蓄, 回国娶妻后, 更是添了一把手,其妻亦缝制衣服在店中摆卖,夫妻两人辛勤劳动,经营「行利」 。当地人便称梅百龄为「梅龄」(MOY LING) 或「行利」(HOUNG-LEE)。
从斐济国家博物馆保存的梅家照片看来,梅百龄当时经济尚属富裕,且受澳洲白人文明影响,老小均箸西式服饰。蓄须留发的梅百龄乍看上去与欧洲人无异。梅百龄第一个孩子梅福裕是在列武卡出生的,列武卡教会曾为这个婴儿施受洗浸礼。
梅家其余七个孩子亦生于列武卡,最小的孩子出生于1896年。梅家有六子两女,长子福裕,次子福祥,三子福就,四子福祺, 其余两子早夭。福就和福祺的儿子,即梅百龄的孙子至今仍居住在苏瓦LAMI和VATUWAQA。
梅百龄的详细事迹已经失传,我们只知道他创立的「行利」有差不多25年的光辉日子。他的儿子均与华人通婚,有的还以「行利」为姓,在苏瓦华人坟场尚有另一墓碑上书:
「梅府阮氏之墓MOY YUEN SHEE 12-11-1895----13-5-1938」
这就是梅百龄之次子福祥的妻子墓冢,她虽然比她婆婆年轻四十岁,却只活到四十三岁。福裕的儿媳至今仍侨居雪梨,已八十多岁矣。
「行利」的鼎盛局面在梅百龄离去后日渐式微,有说他在1896年结束列武卡的生意,返回了中国家乡,故找不到他的墓冢。其后裔曾多方试图寻访梅百龄的足迹,均不得其果, 这位华人先驱就此在人间消失了。
至于「行利」衰败的具体原因不详,估计可能与创始人离去有关; 而另一个原因是1874年斐济臣服大英帝国,从列武卡迁都苏瓦,列武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不再,也失去了贸易商站的价值,「行利」的衰败就不足为奇了。
从1855年到达斐济,到1896年离开,梅百龄在斐济一共住了41年。
梅百龄的次子梅福祥曾在1906年经纽喀里多尼亚返回斐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经常驾船航行于斐济各岛之间。梅百龄的四个儿子都返回了斐济生活并终老于此, 他的两个女儿据说居住在法属纽喀里多尼亚。
梅福祺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永安泰」公司当过货车司机,帮忙运送椰干、土酒。他子女众多,家贫拮据,「永安泰」老板谭南还经常施以面包干接济。
梅氏的子孙多从事电器、机械等技术工作,福裕的长子和次子是有牌电工及电器公司经理。三子及四子以及福祥之子均是汽车公司管工。当时的汽车公司技术工程, 几乎都被梅氏后人包干了。梅福裕的子女收购了一间白人的电器公司「LECTRIC LTD., 」, 后已转让他人。
梅百龄的后人多被称为「行利」家族,散布至夏威夷、澳洲、美加等地。数年前曾集中到斐济举行家族聚会。 2002年梅氏家族在斐济集会,曾统计过有362人。
梅百龄的曾孙女,亦即梅福裕的孙女现居纽西兰,是一位还俗的修女,其女茱迪曾就读英国皇家电影学院,现为独立制片人。在得知我撰写其先祖只身乘桴渡海的故事后,亲回台山寻根,意外发现梅百龄故居。茱迪根据此事撰写了「利涉大川」电影剧本,还特意寄给我一份中文版本。她广游欧洲后得到资助,参加了上海电影节,准备在中国开拍,将梅百龄的故事再现银幕。
梅百龄,这位第一个抵达斐济的华人先驱倘若泉下有知,当瞑目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