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是中国社会承先启后的一代,也是命运坎坷的一代,所谓长身体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读书时遇到“文革”停课;求职时遇到“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后虽然考上大学,但中断的学业和荒废的大好青春却是永远无法追回了。所以我们无论基础还是专业知识都有很多无法弥补的欠缺。然而我们也经历过一段幸运时光,就是1960年代初至文革前,饥荒的阴影已经淡去,整个社会精神还是积极向上,尊重文化,尊重科学,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少儿读物,其中就有以《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为代表的青少年科普作品。
十几岁的少年如同一张白纸,那时的记忆一辈子忘不掉。是父亲将我带进书籍的殿堂,每月领到工资的那个礼拜,父亲必带我去书店,让我自己选择喜欢看的书。少年强烈的求知欲很快让我的目光投向了科普读物——“为什么冰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飞机会飞?为什么钢铁造的轮船不会下沉?为什么先闪电后打雷?为什么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会生病?为什么恐龙会灭绝?……”这些问题都深深吸引着我去寻根究底。那时去买书,科普读物是我的首选,《十万个为什么》一套价格太贵,就一个月买一本,其他书籍天文学方面的有《答幻想飞向星星的孩子》、医学生物学方面的有《征服病菌的道路》、文化历史方面的有《书包里的学问》,还有期刊《我们爱科学》等等,这些科普书籍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让人读起来就不忍释卷。当时学校有各种兴趣小组,到了报名的年龄,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科学组,却被老师指派委委屈屈去了舞蹈组,心有不甘的大哭了一场。
科普书籍读得多了,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养成了积极、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益处是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后来到初高中阶段,我的物理、几何等科目一直名列前茅,若不是因文革中断了学业,我考大学一定会选择医学或生物学专业。即使后来从事文学工作,《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给我打下的基础,也令我一生受益无穷。
就职业来说,一个好编辑必须是杂家,天文地理、声光化电、古往今来,知识越广博越好。在编辑部,凡涉及到科技方面的稿件,主编都交我处理,说起理由,“科班出身”是其一,其实是《十万个为什么》打下的“功底”。舞文弄墨,特别是写评论类文章,要有理性的思维、缜密的逻辑,客观的分析,这些方面往往是女性作者所短,在我却有幸还能“玩儿得转”,仰赖的也还是少年时代科普读物的薰陶。所以我往往建议朋友们,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妨选几本好的科普读物,使得孩子们的知识积累与理性的思维方式训练齐头并进。
微观基础打好了再搞宏观,学过科学再去学哲学,循序渐进,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会有大偏差,不容易为别人所左右,所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事当前,先抓关键,客观、冷静的分析,尽量排除主观色彩,不囿于自己的思维定势,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我的基督信仰,很多人的“为什么”总辩不倒我,因为这些“为什么”我都经历过,探求过,我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
一本好书真的能影响人的一生,我读过的好书不少,最早少儿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其中之一,相信我们这代人,从中受益的决不在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