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最让我心仪的地方是它的小洋房,或一层,或两层,少有三层以上的,只有极少的人住在高层的公寓里。自家一个小院,前面是草地,后面是花园。孩子们可以在园中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大人可以在园中种花、种菜。充满了温馨,充满了诗情画意.
蓝天上,一片片的白云悠闲的飞舞着,在它的下面是密密麻麻、一望无际,又被一簇簇花团锦绣、绿草如茵簇拥着的小洋房。这小洋房色泽、大小不一、外观造型各异,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如果你在街上散步,特地流览欣赏这些小洋房,或是你驾车行驶在马路上,穿行在这些小洋房之中,你会感到无比的惬意。
然而这遍地的小洋房,也并非没有缺点。这缺点就是行路、认路的困难。穿行于这小洋房已成海洋的城市,确实是让你有点找不着北。
奥克兰虽然人口并不多,可这小洋房占地面积太大,这就使城市向四周无限地扩展了去。我从中国北方大城市天津来,按人口天津大约是奥克兰的几倍甚至十来倍。十几年前我刚来奥克兰,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这奥克兰怎么这么大,街道怎么这么多?当时天津的地图仅仅是一张,就把天津所有的街道都包括进去了,而奥克兰的地图却是厚厚的一大本。
这星罗棋布的道路,这一个一个数不清的道路交叉口,大多没有明显区分的标志,造成了识路、行路的困难。汽车无论开到哪里,举目四望,一座座小洋房,一条条道路,似乎都不一样,又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想:在奥克兰的道路交叉口上,为什么不搞一些特别的景观,既便于行人识别道路,又起到美化的作用。可细细想起来,这事也确实有点难。一来路口太多,又须与建筑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实行起来确实不易,成本也太高。
可喜的是,最近在东区Pakuranga Creek 与Ti Rakau Dr的交叉口处,出现了一组令人叫绝,并且带有强烈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景观——五十六根大红色的民族柱。这既是一组高超的城市街头艺术景观,又是新开业的中国城商业街的广告。
这是著名的旅纽华人艺术家晨晓的杰作。
这显然是受到了去年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那五十六根民族柱的启发。可这事谁都知道,可你不受启发,我不受启发,偏偏只有晨晓一人受启发。
这一点也不奇怪,看来艺术家的脑袋就是不一般,就是比别人灵光。
晨晓的脑袋比别人的大一号,说明这里边的内容多。然而更主要的是,这脑子里面的细胞不一样。人家这脑子里面的细胞都是艺术细胞,一拍脑门,想出来的主意、道道,都带有艺术的味道,闪着艺术的光芒。
晨晓是画西洋画的,就他西洋画的水准,已跻身于新西兰最有名的艺术家行列。就在现在,他的画正在新西兰全国七大城市相继展出。你想想,如果没两下子,如果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可,这事能办得到吗?恐怕他自己也不敢这么瞎折腾呀?
记得就在十几年前,他将一排中国的酱油瓶子,排列成一堵十几米高的大墙,矗立在了奥克兰City的街头,成了一组绝妙的中国杂品市场的招牌,让人目瞪口呆,让人叫绝!
如今,晨晓再变戏法,将中华故宫的门与五十六根红彤彤的民族柱,请进了奥克兰,立在新开张的中国城旁边。既是东区一组吸人眼球的景观,又成了中国城吊人胃口的招牌。让新西兰各族人民,一经此地,便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产生好奇,产生进去一游的欲望。
五十六根民族柱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分布在Pakuranga Creek河岸上, Ti Rakau Dr道路旁。耀眼,醒目,既突兀,又自然,既特别,又与周围景物相和谐。
什么是艺术?这就是艺术!让人看到以后要震撼,要扎眼,要起到广告的效应。还要让人看了舒服,有美的感觉,认可这是一组艺术品。还必须让新西兰有着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人民,都接受,都喜欢,都热爱。
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令人十分不快的往事。浙江宁波市与义大利的佛罗伦斯市是一对姐妹城市。佛罗伦斯市曾将一座著名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的原尺寸复制品,赠送给宁波市。作为回赠,宁波市送给佛罗伦斯市一对被称为《文曲星》和《武曲星》的雕塑。当这对宝贝运抵佛罗伦斯时,一个十分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佛罗伦斯市民对这个礼物很反感,认为他们太丑陋。因而自运抵该市后,因周围居民的拒绝而难以找到栖身之所。
这事是我在两年以前从网上看到的。为了找台阶下,双方把这事的原因归罪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我当时就很不以为然,我也看到了那两个雕塑的相片,我也确实感到那两个宝贝实在是丑陋得够呛。死么活眼,一点灵气也没有。人家不接受,实在是与两国的文化差异毫不相干。
各民族的文化确有差异,甚至这差异还很大。但我以为,对于美的认知,不同文化的民族,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说这自然的美景,这花,这草,这山,这水,咱就说这人造的,还有干脆是曾经活着或者现在仍在活着的人,比如这“大卫”,这“维纳斯”,这“蒙娜丽萨”,还有鲍曼、梦露、巩俐,章子怡,还有西方的大教堂,中国的宫殿,谁看了都觉得美,都喜欢。即便是因为文化的原因,比如一些人对光屁股的东西不能接受,那也只是出于礼教的原因,这并不关乎美的认知,美的观念。
美的,就是美的,让谁说也是美的。相信晨晓的杰作会得到新西兰各民族人民的热爱。
2010年10月4日于奥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