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华文成为故国文字的海外,华文文学已成为一种奢侈;而在海外对华文文学进行点评,可以说是一种稀世蜃景;在当今经济社会,不计报酬默默无闻地执着于这些,更似乎只能发生在遥远的传奇之中。
二
我拿着茶杯,坐在桌前,聆听着一个声音。这个声音跨越我对面的塔斯曼海峡,穿过时间,静静地传来。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皓首老者,带着他标志性的平和微笑,不动声色,将平素很乏味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少有地安静,享受着这种声音。
三
他还活着,他说。是的,我微微点头。他还活着,他,她,而且,超乎想像地精彩……他自顾自地开始讲起来,如数家珍:从诗风人格高度一致的许耀林,到行进在汪洋洒落旅程中的庄伟杰,还有晓声识器、真知灼见的冰夫,充满传奇色彩的弄潮高手武力,越过大海这边那边的胡仄佳,写着都市女性“爱情圣经”的张鸣真,敢于新尝试新突破的曾凡。他也谈起悠然一卷坐花丛的赵大钝老师和他新编的《听雨楼诗草》;欣赏着百无禁忌、自诩“老夫百岁尙清吟”的彭永滔的诗章;在表达对知难而进的《南瀛新声》作者们的赞叹的同时又提出对古典诗词创作的一些意见;他谈梁小萍奥林匹亚回文史诗对联及其书法艺术;谈起他非常尊崇的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大师。他接着缅怀起澳华文坛那些已经离去的旧雨新知。他庆幸在“生公”谢世前两个半月及时地发起澳华文化界敬颁了一个“终身成就奖”;他动情地评说丹心一片付诗声的黄雍廉会长;他沉痛悼念两位壮志未酬者——他在天津南开大学求学时已执教鞭的辛宪锡教授和英年早逝、一直没有谋面的墨尔本年轻作家毕恭;他追悼像“一片紫色的烟雾”而飃去的郁风老太太;他纪念“春风长煦万邦人”的前辈诗人学者刘渭平教授……这一幕幕澳华文坛掠影,实在让人难以忘怀。谈锋一转,他又谈起澳华文学大观,进而谈到世界华文文学甚至大大超出其外的问题,有资料总结,有理论抽象。他就这么不知疲倦、充满激情地讲着——不是年青人那种冲动的激情,而是一种成熟睿智的自然流露。
四
人人仰慕名人。而与名人最好的交流方式,我认为,就是读他们的作品,如同老虎,躲在暗处,静静地观察学习。移居海外七年,有时也收到本地名人馈赠他们的著作,我感叹他们传奇的经历,难言的苦难,睿智的光芒,但我从来不敢妄言。我就像一名食客,只是喜欢贪吃,从来不奢谈品尝,因为害怕即使是赞扬也很可能是胡说八道,很可能连隔靴搔痒都谈不上。但是,当我看到何与怀博士的《他还活着》文集时,内心一下子充满感动,无法压抑。
这种感动源于何博士的真和敢。
所谓“真”,是他的真诚,真心。所谓“敢”,是指他的勇气和当仁不让。从所有这些对澳华乃至世界华文作家的点评里,你能感到这位老者对华文文学的热爱——这是一种把华文文学看成自己事业的热爱,而华文文学在当今娱乐世界早已成为鸡肋。从《他还活着》,你能强烈感受到何博士对华文作家特别是澳华作家们的关爱:他平缓的谈吐里,一个个名字一部部作品脱口而出。泛泛而谈的应酬是件容易的事,但就每个作者的风格甚至人品,还有作品的特点,其中人物的性格进行点评却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美食家品菜,不是信口开河讨厨子喜欢就行的。同样,点评作家们的作品,没有对其作品细致的研读,没有对其生活经历、人品风格的深入了解,是不可能收放自如、点评到位的。读者的眼睛雪亮,作者的心里更明。高手过招,点到为止。武功不高过对手,哪能轻易点评?所以,我很清楚地看到,何博士对每一位作者都进行了细微的了解,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在一个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时代,在一个文人比文多的海外,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别人的作品上面,而且敢说敢评,可能我是文学局外人,可能我孤陋寡闻,我想说,何博士是澳新两地的第一人。
五
对我而言,何先生一直是位学者。从读他的第一篇作品开始,我就感觉到这一点。作为点评,引用是必要的。但他的文章里非常清楚地注明了作者及其写作的年份甚至页码。这些细节如果没有旧学的底子和西式的严格训练,是不可能这样严谨的。这种严谨还表现在他对资料的引用上。细读他的每一篇点评,你会发现他的引用非常翔实。比如在《晓声识器,真知灼见——从冰夫先生的诗作谈到他的诗评》里,他就引用了冰夫的七部作品里的八首诗作。而且,他借冰夫对其他作者也进行了介绍和点评,包括间转引用了塞禹的《九月的迷惘》与《战争的思索》等四首作品、庄伟杰的《泅渡》等三首、赵大钝诗作一首、陈积民的诗作《父亲》等二首、雪阳和璿子的诗四首。而在《南瀛新声》序里,何先生就随手列举并点评了何惠清女士、黄森先生和陈国珠女士等十八位以上作者。在《看来不仅仅是辩论世界华文文学的问题—也谈陈贤茂教授的〈也谈〉》以及《关于华文文学的几个问题》这两篇长文里,何先生引经据典,思路清晰,毫不含糊地谈到了世界华文文学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而更涉及敏感的社会政治文化问题。他像捅马蜂窝一样,不单有诚意,也有勇气,在分析和综合两方面,都谈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真是洪钟大吕,发人深思。
更难能可贵的是,何博士文风平和。现在有些故作高深的作者,总喜欢借助所谓飘幻的意像、混乱的辞汇以达到所谓的效果——据我看来,这样只是更多地显现其文学功底的贫乏而已。遍读何博士的作品,他从来没用过生僻的词藻,怪异的句子,混乱的布局。
六
文人以文说话,以文定位。人有人格,文有文格。因为一篇小文,我认识了何先生。在随后的联系中,我被何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前面我曾提到过他的真和敢。其实,他的真和敢不仅体现在他的为文上,更表现在他的为人上。身处海外,眼见多少所谓文人或名人为了一点场上的荣光,坐享海外民主,却歌颂专制。但何先生却有心为正义说法。记得有一次为了我的两首小诗,何先生很快回邮说,是的,我们不应沉默。在一次大洋洲作协会议上,何先生说,国内尚有不少知识份子敢于直言而且非常到位,海外反倒不多。正是因为这句话,让这届会议有了它不同的意义。
谦虚与大度是何先生的另一个特性。每有一文,何先生常常群发以征求意见。有次我对何先生的一篇文章里的发挥尽量隐讳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何先生的这些发挥并非兴之所来,而是基于其社会责任和历史知识对其中的一个旁枝进行了拓展,这是完全可以另成一篇好文的。但即使这样,何先生仍然及时回邮说,“我显然是借题发挥。”这种率真让人感动。正因为这种感动,我不揣简陋,冒然作此拙文,以贺何先生新书问世。
七
文学界像电影,不停地变。而好的作者如何与怀博士,却是一幅恒久的警示照片。
八
我依然静静地坐在窗前。
三天了,浑然不觉。其实,在这南半球的小岛,正值冬季,虽无冷雪,但也凄风冷雨了。
搁下笔,才发现,一缕阳光,正从云层射下来,就在窗外。
(本文为何与怀将要出版的新书《他还活着——澳华文坛掠影(第一集)》其中一篇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