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与友人谈到今年的世界天灾连连、人祸四起,从元旦起就地震、干旱、洪水、台风、泥石流……万千生灵挣扎于天灾人祸煎熬之中,我们在电话中共同感叹,活在纽西兰何等有幸,天天风和日丽、锦衣玉食,似是享受着上苍特殊的眷顾。
我们谈到南岛和基督城,年底我正打算去那里小住。
友人告诉我,一八五零年,四条移民船抵达基督城,满载着经严格挑选教会推荐的精英,今天在市内栽种的四株橡树,便是为纪念此事而栽。由于移民中不少人来自牛津的基督教会,所以将该地命名为「基督城」,他们在这里努力建立圣公教的理想英国社会。
一百多年来,大教堂十二只铜钟的宏亮钟声,飘过风釆不让康河独美的爱芬河,以及棋盘式的街区,飞向东海岸,也飞向西边的坎特布里平原与南阿尔卑斯山。这是一个英国之外最英国的城市。
说到这里,我对基督城更加心向往之!
我在收线前告诉他﹕「这次我去,一定要坐平底船畅游爱芬河!」话音未落,九月四日凌晨,基督城就遭遇七点一级地震。基础设施受损,大批房屋毁坏,但却无一人死于地震。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奇迹!
但对于生活在当地的几十万人而言,四十秒的强震,是一个有可能扭转他们毕生轨迹的悲剧。家园被毁、店铺停业,意味着许多家庭面临居住、就业、营商等生计堪虞之苦。震灾过后最初的惊惶平复下来,我们似是已经开始听到嘤嘤泣呜,有人见到自己的家东歪西倒,觉得美好的梦突然破碎,伤心莫名,不知去向,惟天真无忧的稚童,还在瓦砾泥淖中开心嬉戏,更令人唏嘘慨叹。
而「零死亡」的奇迹,是不幸之中的大幸,悲剧中的奇迹。
但是奇迹并非纯属偶然,纽西兰拥有领先同球的隔震减震建筑技术,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的全面推广,以及对建筑质量立法管制严谨,还有公民防灾教育普及,是这次七级大地震无人死亡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纽西兰还具备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由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管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本国地震风险应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则负责启动应急计画。基督城震后尘埃未足,此一体系已即时启动。
地方政府与民防部门在第一时间,由市长领军,评估灾情作出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开放救援中心与医院急救部门,抢修供水供电系统。而总理当天赶至现场,又召开内阁会议研讨救灾及灾后重建方案。整个运作有条不紊,环环紧扣。所以我们见不到其他国家巨灾后的奔走哭号、流离失所的惨象,除了出现个别抢掠,民众保持冷静,表现出高度的公民素质。
震后第三天,当地学生已组成义工大军,上街清除垃圾,逐户拍门帮助居民重整家园,据说巳有五千多人在网上报名等候志愿服务。全国范围内的募捐赈灾已经开始,政府亦拨款给受灾停业的小型商家,续发雇员四周薪酬,以济燃眉。
见不到旗帜、标语和口号,也没有哭号泪水﹔不必哀求叩谢﹔媒体全程公开透明报导﹔官民政社,各司其职,克尽其守,共渡时艰,没有党同伐异、诿过卸责的缠斗。不屈不挠,处变不惊,这就是纽西兰人,悲剧中的奇迹,就是他们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