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后,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久闻甄氏美貌,有心得之。不料其子曹丕抢先一步攻入袁绍府,见到甄氏后,惊叹于她的倾国之色。待曹操唤出甄氏拜于前,曹丕便向父亲求道:“儿一生别无他求,只有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王念儿虽壮年而无人相伴,予以成全!”话已至此,曹操只得顺水推舟:“真吾儿妇也。”
传说曹植也曾向曹操求娶甄氏,曹操却为曹丕迎娶了她,错点鸳鸯使二人抱恨。早在官渡之战时,曹植就曾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于此的甄氏。怜香惜玉的曹植将白马送给甄氏,说明她逃返邺城,甄氏也将自己的玉佩赠给曹植以示感谢。袁绍亡后,两人再次相见。当时曹操、曹丕正与天下群雄争战,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不喜兵戈,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
甄氏死后,曹植入觐,曹丕忽然动了恻隐之心,将甄后使用过的金缕玉带枕赐给了他。曹植返回封地,行至洛水时,睹物思人,泪如泉涌。他夜宿舟中,取枕而眠,恍惚间遥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梦醒后,曹植彻夜挑灯,写下传世名赋——《感甄赋》。四年后,甄宓的儿子魏明帝继位,将这个太露骨的名字改为了《洛神赋》。
《洛神赋》中,曹植笔下的女神体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她远观“皎若太阳升朝霞”,近看“灼若芙蕖出渌波”。她“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曹植对甄宓的一世痴恋、万缕相思,凝聚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而甄宓的倾国倾城,也因《洛神赋》而流芳千古。千百年来,描写美人的作品灿若群星,不乏精彩之作,然而曹植的《洛神赋》却树立了一种女性美的终极典范。在其光芒的映照下,任何夺目的形象都显得黯然失色。
李商隐做诗叹道:“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赋洛神。”乱世桃花逐水流,甄宓一生转辗起伏,身不由己。后妃郭氏为谋夺后位,多方进谗。甄宓最后被文帝赐死于邺城。年仅39岁的甄氏,下葬之时,“以糠塞口,被发覆面”,芳华绝代,最终凄惨收场。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一斗。”被谢公极口称赞的曹植,以他满腹的才气,毕生的思念,为一个不可能属于他的女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曹植纯净沉静的灵魂,安意如看得最为透彻:“'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阙如的深情,曹丕流失的纯真,在曹植的身上得到了全部的回归。他不会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太纯善,争夺嗣位的途中败给他的兄长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他拥有的深情,是曹丕如何努力也无法获取的。”
曹植对甄妃的一片深情,史书上鲜有记载,不过却在TVB的电视剧《洛神》中被马浚伟演绎出了三分。由蔡少芬饰演的甄宓算不上倾国倾城,却不乏灵气聪慧。她一颦一笑生动地诠释出甄氏清丽温婉的气质。印象最深的是片中结局,她喝下曹丕赐的毒酒,躺在曹丕的怀中死去,最后深情的一眼却给了曹植……请容许生命尽头的最后一次牵挂,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与其说曹植为洛河水神作绮丽清艳、文采激荡的千古名篇,不如说他为心爱的甄氏写下的悲戚婉转,深沉如海的悼亡赋。品味其中的字字句句,既没有元稹“唯将永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黯然苍凉;也没有苏轼“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哀婉动人;更没有容若“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那样声声凝泪,字字带血,令人不忍卒读……
《洛神赋》有的,只是深深沉淀在看似强烈的赞美和蕴积已久的爱慕中无尽的哀怨与惆怅,以及既难以割舍,又无法实现的悲情。曹植对甄氏一世的爱恋与深情,都凝结在这篇真挚动人、缠绵悱恻的《洛神赋》中。
静水流深,深情难显。世人只会惊叹曹植惊世激扬的文采,只会铭记洛神绝色千古的风姿,只会感动于篇章淡而不化的浪漫凄婉,却鲜能体会出其中意深痛巨的悲情。
我们不知,甄宓是否曾经也如曹植爱她一般去爱他。只是如果,没有了这位才情卓绝的女子,蓬莱文章建安骨,该少去多少风姿而淡然无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