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来奥克兰后发现本地社团很多,活动也多,诸社团借别处会堂,挂横幅悬彩旗,准备餐饮,更有一台好戏飨客。
过往类似集会的嘉宾讲话比较长,近年逐渐短了,一是顺应民意,从精从简﹔二来可能也是因为场内人声嘈杂,讲了也是白讲,听者寥寥。
据说过去领馆举行酒会是华洋一起邀请的,后来洋人要求分开,倒不是歧视黑发黄肤者,而是忍受不了那种耳语的声浪。
活动开始前进入会场,必是「嗡嗡」语声一片,老友相见,彼此寒喧招呼,加上喜逢节日,心情特别好,谈笑风生,尚可理解。待主人宣布酒会开始,甚至公开提醒与会者保持安静,这声浪可能稍降几分,变成悄悄耳语。但等到嘉宾讲话,「嗡嗡」声浪便又重新开始涌起,然后越来越响,直到最后,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扯开嗓门喊叫,整一个你在吼他在吼的「黄河大合唱」!
可怜那郑重其事的嘉宾,为发言作了许多准备,还衣着庄重地上台,结果他在台上讲,大家在下面也讲,你讲你的话,我聊我的天。一人之语为百人呐喊所掩,尴尬窘困,进退两难。 ???
假若说嘉宾讲话时,各人还不致于那么放肆,那么到了节目上演,就是台上高歌,台下大喊了。集体舞也罢,一些比较「贵族」的表演如小提琴、芭蕾舞,高雅的乐手舞者,全神贯注投入表演,但台下众人却视若无睹,哄孩子有之,嗑瓜子有之,呼朋引类有之,穿短裙和打煲呔的艺术家,仿佛是在墟镇市集里卖艺的江湖艺人,得不到起码的尊重。
听说在香港特区的酒会上,一样上演类似的「大合唱」,同样要劳驾侍应举牌「嘉宾讲话,请保持肃静!」劝喻。
筹备一次集会活动,总有目的,从策划准备、邀请嘉宾、布置会场到执行程序、供应餐饮、清理现场,须要耗费人力物力。被邀请者与参加者,都应该体察主办者一片苦心。
赴会有基本礼仪,衣着整齐,提前数分钟进场,谈吐得体,不大声喧哗,在别人演讲与表演时保持安静,无紧急要事不随便起身走动,不打手机,不无故早退。这都是中小学时代就学过的,我们不是不懂,但就是不身体力行之。
观摩音乐会或演出,除非是露天嘉年华,一般不宜携带儿童,近日观看国侨办慰侨巡演,华人拖儿带女者众甚,结果孩子们不爱看大人的节目,在各通道进进出出,跑到休息大厅里喧哗追逐,家长也不管束,铺着厚地毯的休憩空间成了游乐场,沙发也成了攀高爬低的玩具。连总领馆的春节团拜会,也见有人带孩子去的,至于集体早退一事,已有文友撰文批评,在此就不赘述了。
嘈杂与混乱,似乎已经成为华社活动的一大特色。没有人愿意将华社弊端动辄联系到国民素质,但诸如「吐痰者贱」的国际公论,同样适用各色人种。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不能不自觉遵守,也不要把粗俗误作为潇洒,把无礼当成豪爽,我行我素,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已。否则,别人会在仰慕五千年中华文化之余,目睹阁下不雅之行藏举止,不解而问之﹕「您来自礼仪之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