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欣赏 之一
【有心的读者看得出来,本文是一篇凑热闹之作,从另一个角度论文章】
范士林
在业师的戒尺下正襟危坐,摇头晃脑却又不求甚解地读《古文观止》,已经是笔者七十年前的事了。无非是背诵,模仿作文,交差了事。一部古文观止读下了来,挨了业师不知多少板子。然而这些板子并没有白挨,渐渐悟出一些道理。
窃以为读古文观止不必面面具到,费太大的精力。古文观止毕竟是古文,离现代生活,语言环境都已遥远,一般的读者有空鉴赏一会,调节一下口味就好。
我的体会,了解和掌握一些古文观止里的精辟语言和行文技巧,对提高文学鉴赏力,丰富语言,特别是改变提笔千言的冗长文风,有启发借鉴作用,其中许多精辟片段,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我以为,由吴楚才叔侄编于康熙三十三年(1692)的古文观止涵盖了先秦至明清的文章,之所以以称为观止,是当年的标准,且是一家之言,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文章也很平庸。我们只要选其精华研习就足够了。我个人认为,第一步不妨先读好“三记”,“三序”和“三表”。这九篇文字篇篇出自高手,又比较接近当代语言。最远的出于后汉文,其余是晋文,唐文和宋文。现在来谈谈读这些文章的体会,以就教于方家。三记是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三序是指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兰亭序》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三表是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和欧阳修的《泷冈阡表》。
桃花源记
先说说《挑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文章洒脱豪放,充满田园气息。《桃花源记》是他有感于天下纷争,意在脱离现实的一篇虚构的浪漫主义的作品。语言精炼华丽,写景写物写人,表现出高超的笔法。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短短几句话把景物写得活龙活现。小溪流,红花树,芳草地,跃然纸上。尤其这“落英缤纷”四个字,把风吹挑花,飘飘洒洒,花瓣铺满河滨草地的情景推向读者眼前。秒就妙在这缤纷两字,尤其是这个缤字,把一幅花瓣覆盖了芳草绿荫,红绿相间,浓淡若素的画面勾画陈送于读者的眼前,引起你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表意功能,白话文是很难做到的。
以上是写景。接下来的一段,是写景与叙事兼之: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这些文字,没有文言文功底的读者,大体上也能读懂。从中可以看出,从先秦经两汉到晋代,文字与语言的差异日趋接近,更接近平民语言。对这一点我们不要小看,这是一种改革和进步。像“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字,“欲穷其林”,中这个穷字,形容词用作动词,既是古汉语的特色,当时也是一大创造,一直传到今天。唐朝边塞诗人王焕之在《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里的穷字,很可能是从陶渊明那里学来的。我十岁读这一段文字时,业师只解释了“黄发垂髫”这两个词,即老人和小孩。
“豁然开朗”一语,已变为成语,不仅表示从羊肠小径步入平坦旷野,也表示思想境界的飞跃。如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经过某种启示获得突破,也是一种豁然开朗。文章接着点出了全文的要旨:出世和避乱,也即逃难: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最后一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现在经常用来比喻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糊里糊涂。
陶渊明写此文时年五十七岁。他做过不到三个月的县令,但是他淡泊功名,醉心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他的《归去来辞》)。本文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理想平等社会的思想境界。全文短短三百八十二字,凝练简详,集记事,绘景,论理和抒情为一体。确实是精品,千百年传诵不衰。人们往往把理想社会称作“世外桃源”,足见其魅力。
对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本文不需要任何注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