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作为中国大陆与香港来往的海关,已有很长时间。大陆变色初期很短时期,还可以自由进出,后来改为能说广东话的人士才被允许过香港。也许是“解放后”随着大陆巩固秩序的需要,罗湖关控制渐严。后来整个罗湖地区以及外围不小范围都成了边防地区,一般人被严格限制进出。只对少量被允许出入境的人士可以通过罗湖进出香港。
香港与深圳之间,在罗湖有一条不宽的小河,深圳河相分。广九铁路靠一小铁桥跨河而过,桥上有一条横线,在旧铁桥时此线特别令人瞩目。因为线南是资本主义的香港,线北是共产主义的中国。尤其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前,有人过此线时前脚踏线南,后脚踏线北,特别要来个稍作停顿,以感受脚踏两种制度的微妙感觉。因为当年两种制度互相为敌,泾渭分明,繁荣、落后反差极大,人们的这种心理也就可以理解了。
国家开放之初出入境人数渐多,回乡过年、探亲、输送点东西的人也不断增加。那时大陆物质比较缺乏,一般回响者大包小包塞满衣着、食物。由于人流增加的速度比关口设施的增设快,那时香港还在英国人管治之下,两地政府的沟通也没现在快。于是有一段时间,大约三、四年,要过一次关真是一件苦事。必然消耗大量体力、时间。尤其大年三十,真有“逃难”“抢闸”的感觉。返回香港好一点,因为不管如何已经两手空空。
得风气之先,想“趴头”上大陆做生意的人,或者说好听一点,想为大陆改革开放作点微薄贡献的小港商也苦。他们需要来回次数较多,却经常碰见大陆海关不知出现什么故障,这就要“打蛇饼”苦苦一等几个小时,经常是去咫尺之近的深圳比坐飞机去北京所花时间还长!
这种情况随着两地关口疏通措施的不断改进而日益缓解,虽然人流还是不少。但一九八九年中,有那么一小段几个月时间,罗湖海关过客寥寥无几。到了华界还能看见许多热情洋溢的欢迎标语,原因是因为香港人大部分胆子小,对大陆还没有像现在那么了解,对北京发生的事有点担心。不过,那真是“益了”做生意“搵吃”的香港人,起码过关不要那么烦啦!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实行分批放人,过关速度是大增了。但在冲前排队验证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因为常有人趁你一心向前“冲”时,打你“荷包”。你可以向边警投诉,他就让你到旁边的垃圾箱去找一找,除了钱和证件被掏空外,一般都能找回空钱包。曾听一位被光顾的“港灿”灰溜溜地说:“都唔知咳唛夹定来GE!?”
弹指一挥闲,时移世易现在罗湖海关深圳一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高大的罗湖桥,关口两边宏伟的联检大楼与深圳美轮美奂的地铁、双层的“和谐号”火车、巴士、Van仔、的士等等一脉相通。特别是那全新的现代化电子验证系统。处理着每天滚滚而过、数以十万计、世界海关中最庞大的人流。香港人手持一卡自己搞掂,方便之极,速度之快已超过港方。经常会因港方发生人流堵塞被香港人“嘘”到唔清唔楚添呢。而且现在变成大量港人会携带亲友送的,或自己在大陆买来的大包小包东西返港。这种改变,在改革开放之初是难以想象的,当然也是令人欣慰的。不过要温馨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带生猪肉、翻版碟,因为罚金很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