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每当佳节的来临,不论是马来同胞的开斋节还是华人农历新年,电视里常看见一些种族和谐,家庭伦理温馨的贺岁广告。给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则四位华裔妇女谈话的广告。广告里头其中三位妇女各自谈起孩子们在海外的成就时,可说是口沫横飞,神采飞扬。尤其是那位专科医生的母亲,更让人羡慕。只有一位妇女在默默的微笑。过后,那位沉默的妇女要先行告退,赶回家和一群在国内,没那么“有成就”的儿女们,心爱的孙儿女们吃团圆饭。她脸上自豪和温馨的笑容让那三位妇女又羡慕又艾怨,因为她们的子女们都在国外,不能回家过年,他们只好在家里和老伴过年。这一则短短一分钟的经典之作,里头包含了年老父母对孩子们的期望却又希望孩子们能在身边陪伴的矛盾心境。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是局限于马来西亚。在欧,美,加,澳纽的华裔老移民,也同样面对类似的问题。而他们的处境和经历更为悲哀及具有莫大的讽刺。这些来自香港,台湾,中国的移民,当初孩子们念中小学时,就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在搞移民。其目的也非常单纯,就是希望孩子们能顺利考入该国大学,将来有更大的成就,也希望孩子们在一个所谓的自由,开放,平等的环境中成长。父母们不惜放弃自己的事业,提早退休,变卖所有的产业,飘洋过海来到异国。希望能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若干年后,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学有所成。可是非常遗憾及可悲的事实却一一的呈现在许多父母的眼底下,孩子们先后都飞回祖国工作,就业,丢下两老在异乡。有些父母想要回归祖国,可是国内的房价已经增值许多倍,远远超出他们的经济能力。再说,他们已经离乡背井二三十年,昔年的老友们已经不知所踪了。毕竟无法自在的融入他们脱节多年的当地社会和环境。两老只好无奈回到当年他们千方百计争取定居权的自由国土了。
在这群老移民中,最为凄凉及无奈的莫过于死了老伴的老妇女们。经济上除了上的靠孩子们寄给的“赡养费”及当地政府的福利金过日。虽然物质需求还可以应付,可是精神上的空虚,寂寞是无法祢补及取代的。每天早晨,除了在茶楼和一群同病相怜的“老友”们互相安慰外。可是回到家里,却连一个说话,谈天的对象也没有,其余的时间只由一个人孤零零的度过。
佳节的来临对海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已经成家立业的华裔游子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重大意义。更难想象到他们会有强烈回乡过节的欲望,尽管是已有N年没有陪着远在家乡的高龄父母过节。也许有些人认为只要定时给父母亲“赡养费”,在佳节期间,摇个长途电话给父母,作点嘴唇服务(LIPS SERVICE)的问候就心安理得了。又有些还寄上昂贵的保健品给爸妈,当作佳节礼品,就算尽了孝道。
其实有不少人,在商家误导性的广告影响下,盲目相信所谓的“高档补品”能让老年人延年益寿。老人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食欲下降。导致某些营养成分不足而加速身体机能的老化,使到免疫力下降。根据营养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对老年人而言,保持健康最关键的是需要多吃。这当然包括吃的量及食物的营养组成。为了让父母吃得健康,增加他们的食欲是更本的办法。而最有效方法让老年人的食欲增加,就是提供及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和气氛,让父母在心情最佳的状态来享用饮食。这是否要大事铺张,摆个满汉全席呢?其实只要我们带着爸妈心爱又思念的孙儿们常陪他俩老人家吃便饭就是最好的“补品”。比任何“仙丹灵药”还更有效。除此之外,对父母心灵上所带来的安慰不是任何物质所能取代的。
这个农历新年,在外工作的游子们送给父母们最佳的“新年礼物”就是常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他们吃吃饭。
笔者也在此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家庭美满,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