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随父母游故宫,听说皇宫里是“金砖铺底”,总禁不住好奇心对脚下的地面左看右看——那时故宫各宫殿还是允许游人入内的——黑漆漆,亮光光,怎么看也看不出金子的踪影。年长后研究明清宫廷史,才知道所谓“金砖”名不虚传,其来有自。
“金砖”当然不是金子造的。封建时代人们对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有莫名的憧憬和神秘感,况且皇宫地面用材的确叫“金砖”,所以“金砖铺地”所言非虚。这种“金砖”其实是顶级制作的澄泥砖,仅限皇家御用,而且由于工艺繁复,造价高昂,即使在皇宫也只有太和、中和、宝和三大殿及后宫的一些重要宫室才能使用。
金砖的特点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击声若金石,历经几百年,仍可保持光润如玉,平滑似镜。后来故宫博物院禁止游人入宫殿内参观,很重要的考虑就是保护这些因工艺失传而无法复制的金砖。
历史文献记载,金砖主要产自江南苏州,现在也有“御窑”存世,据说自明朝永乐年间营造北京城时已经启用。金砖的制作要经过取土、制坯、烧制、出窑、打磨和浸泡等主要工序,每项工序又包含几十道小工序,因此一块成品砖的制造工艺多达百多道。仅“取土”一项,就须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耗时长达8个月。而在此之前,探洞取得的当地特有的“澄泥”还要在露天堆放一年,受尽雨雪,从而分解颗粒,使质地变酥,成为“熟泥”。熟泥制成砖坯,又要放室内阴干两个月,不能晒不能吹,否则会开裂。干坯入窑,先要用糠柴文火熏烧一个月,再经片柴烧一个月,棵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柴烧40天,才能窨水出窑。出窑后还要经过打磨,就是在一个大水槽里用水边浇边磨光,最后用桐油浸泡,这是金砖愈久愈亮的关键。这样制成的金砖,历时2年多,费用不可胜数,明代一块金砖价值50两白银,故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由于制作工艺失传,明清制作的金砖如今有价无市,09年大陆一次拍卖会上,一块金砖以2万人民币拍出。
笔者10多年前到故宫采访,在东路某处宫殿修复工地看到了几摞大块四方形的青灰色澄泥砖。陪同的友人告诉我,这是仿制的金砖,每块价值也在百元左右。据他说,故宫的老师傅们都知道,古金砖残块是做砚石的好材料,也可用来磨刀。就是在故宫博物院,真正的明清金砖库藏也不过几百块而已,是真正的国宝。
皇帝居住的宫殿,用什么高级材料铺地不可得,为什么一定用砖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答案在于中国北方的气候特点和生活方式。古代北京地区气候干燥、冬天严寒,民居取暖主要靠火炕。炕与灶相通,烧火煮饭的余热经炕洞传到炕表面,人在炕上吃饭、活动、睡觉都很温暖,所以民间以睡“热炕头”为享受。在皇宫里,将火炕化为“地炉”,即整个宫室的地面就是一个“火炕”,地下有炉坑,冬天将烧红的木炭用铁推车推进炉坑里,定时更换,烟自墙壁的烟道排出。热气是朝上走的,人在宫中,自下而上,四壁皆暖,其适意自不待言,故清道光帝有诗曰:“花砖细布擅奇工,暗热松枝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就是吟咏这种“地炉”的。既然地下要烧火,地板自然不能是木料,石材因导热过快,久烧又易开裂,也不适宜。于是砖石就成了首选,而且这样精工制作的金砖,在铺设时表面还要烫一层蜡,最后再抛光。
慈禧身边的宫女曾回忆说,冬天因为生地炉,铺地的金砖干燥易起尘土,慈禧居住的储秀宫,专有负责擦洗地面的宫女,一班八名,每天趁慈禧早晨上朝时,四人跪地擦拭,四人洗涮抹布,分两组,先擦东西两个单间,再擦中间三间,前后用清水擦三遍,最后退着擦到门外,连脚印都不许留。
诗圣杜甫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本期三人行,游子与永杰分别写了民间的土豆泥墙和牛粪墙,为形成反差,我选故宫金砖为题。封建社会巨大的贫富差异,注定了其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当为今人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