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走完了他98年披荆斩棘的人生之路,于2009年10月31日,喜度新中国60个春秋之后安逸地谢世了。国人为痛失一根“民族脊梁”而悲恸,因为中国今日之强大,有他卓越的贡献。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中国两弹一星功臣”是国民对他一生致力于中国航天科技事业,为祖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崇敬。如果说这些荣誉是他的最大名利,他是受之无愧的。但他取得这些崇高荣誉的动力并不是名利,而是不计亇人名利和得失,于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历经艰难于1955年忍受美国“驱逐出境”之辱,以赤诚之心报效祖国。钱先生在中国航天科技事业上的一生拼搏和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种种殊誉以及相应的一些物质待遇,即使不回国,也许在其他国家也能得到,或者得到更多。可是他即使因为自己的科技成就成为亿万富翁,但他在精神上是得不到今天这样大満足的。在这位科学家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学森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高尚的人。
在这亇世界上有不少人确实淡泊名利,但像钱学森这样“淡泊明志”的人还不是很多。所谓名利,无非是个人的名位和利益。在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不为个人的名利而活着,尽管有不少人口口声声宣称自已不为名利而动,但真话少,假话多,“不为三斗米折腰”有几人啊?争名利的手法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在政坛有政坛的手段,在文坛有文坛的花样。纵观现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倾轧、恶斗,说穿了,不少﹛不是绝对﹜人就是在名利遮羞布掩盖下的行为。尽管很少人有勇气承认这个事实,但旁观者﹝包括当事人﹞心知肚明。自欺欺人往往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话说到这里,如果进一步思考一下,客观一奌说,绝对否定名利,恐怕一般凡夫俗子都很难做到。问题是追求名利的动机、手段、度和是不是损害别人名利。有句俗话叫“踏着别人肩头往上爬”,这就不光彩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那种损人利己的事实在太多了,决不是某一亇人的独创,而是险恶之心的本能。你劝也好,阻也好,斗也好,都难有理想的效果;于是有人看破红尘出家去当和尚、尼姑,求个清静。可是和尚、尼姑就不想一奌名利吗?佛门中人都绝对和谐吗?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虽是民间闲话,但含有哲理。
人追求名利及与他人名利之争不少是权力之争,因为有了权,就有名和利。在政界,为了夺取领导权,排挤同事,甚至谋杀上级的事都是有的。名利这个东西很复杂,有时看到一场生死搏斗似乎是名利之争,但实际上是信念之斗,是一种精神与另一种精神,一亇心态与另一个心态的纠葛。笔者不久前看电影《风声》就有这种体会。影片的故事情节就是两种不同意志的拚搏,当事人都是为了顽强表示自己意志寸步不让,死不罢休,直至牺牲生命。如果为个人虚名和财富而不择手段是不可取的,但如果是为了国家、社会、团体的名利、个人的尊严、信誉而誓死捍卫,那有当别论了。所以我们对名利之争要作具体分析,不能颟顸对待。对并不伤害他人,仅为个人合理的名利奋斗是无可非议的,而同他人争名利难免剑拔努张,搞得两败俱伤,实在不是理智之举,我们应提倡钱学森先生那种心怀大志,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人生观、名利观,笔者将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