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及香港天水围「悲情城市」一事,文友阿爽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悲情」中有「亲情」,我因内子家住天水围,所以也写了些个人的观感。
这次阿爽回港照顾患痴呆症的老母亲,为母亲竟已认不出自己女儿而伤感,不由念起家母同样患上老年痴呆症,仅一年便十分严重。牛年春节我回家,她还认得我,握住我的手不放,只望着我笑,妹妹催她用膳,她拒绝了,还说﹕「我要珍惜这宝贵的时间呀!」
天色已晚,桌上的饭菜都凉了,羊城的流光溢彩映进屋来,在墙上留下许多光影,灯还没有亮,屋里一片沉寂,我们母子俩就那么拉着手坐着,我感觉出手心里母亲的手,变得那么冰凉枯瘦,母亲的眼睛一直盯着我,似乎想再一次确定,眼前的究竟是不是自己自思夜想的儿子。
告别母亲走出家门时,再回头望一眼她,母亲的目光,除了爱意,哀伤中竟很有些惶恐。
母亲本是个很外向的人,好动也好交友,父亲病故后,她又摔坏了尾椎,自此不良于行,独困家中,患上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德国神经科医生阿尔兹海默发现的,本世纪初他通过对女病人奥克斯蒂的研究,用显微镜观察奥克斯蒂脑部切片,发现三种特征,其中包括脑部萎缩和其组织有不明物质沉淀。老年痴呆症亦因而得名「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实际上阿尔茨海默氏病有两种类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氏病是阿尔茨海默氏病中较罕见的类型。多发病于30~60岁之间,这类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很强的遗传因素。
而大部分的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属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病。他们多数在六十五岁以后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阿尔茨海默氏病目前已经成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中风之后的第四大老年人杀手。
在一部改编自尼古拉斯·斯帕克斯同名小说的电影《爱的笔记本》(The Notebook)中,诺亚陪伴着患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爱丽,在北卡罗来纳州海滨的水溪镇一家疗养院中,每天清晨,艾丽都遇到诺亚这个老男人,摊开笔记本讲一个几十年前的爱情故事,艾丽陶醉在曲折离奇的情节之中,却不知道自己就是故事的女主角,甚至不知道坐在对面的人,就是守护自己一辈子的丈夫。
在作者生花之笔的描绘下,诺亚讲述的故事接近尾声那一瞬间,艾丽终于认出了自己的丈夫,当两人当年初次约会时的老歌再次响起时,艾丽含泪笑问:「你觉得我们能创造奇迹吗?」,「正是爱把你带回了我身边。」诺亚拥抱着她。
相认数分钟后,艾丽又回到病中,视诺亚如陌路之人。
现实中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极少有影片中的艾丽如此幸运,准确地说,老年痴呆症是残酷的,由于患者的记忆被吞噬,逐渐忘却亲情,不能辨认伴侣及儿女。从初期健忘,性情大变,到后期除了叫喊外,无语言能力、无法行走,大小便失禁,甚至失去了吞咽功能,常因为继发性感染和衰竭而死去。在整个过程里,亲人子女虽侍奉于病榻之则,极尽亲情孝道,惟恐不周,但因与患者无法沟通与交流,不能将自己的关爱诉之与患者,如同是在悉心照顾一个陌生人,这对亲人子女,无形中是一种心智的折磨与情感的煎熬。
数十年来,研究探索老年痴呆症的病理过程,就如同在拼凑一个极其复杂的拼图游戏,如今拼图基本成形,基本锁定是一种淀粉样蛋白质(tau)的聚积,导致老年痴呆症。二零零六年六月,加拿大巳发现命名为「环己六醇」的化合物,进入了笫一阶段临床试验,其他化合物巳进入第二阶段试验,整个试验还须要数年时间。
在治疗老年痴呆症特效药问世之前,人们仍要面对这一恶疾,老年人要保持心境平和,手脑并用,也要及早进行检测,以免错误地将老年痴呆症征状视为老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从而延误了及时医治。
母亲经历了老年痴呆症初期到晚期的全过程,我年初见她,病还未恶化。回纽后致电家中,她还能听得出我的声音。不久便无法接听电话,但当保姆告诉她我的名字时,她虽不能语,却竭力嚎叫,泪流满面。她还记得心中的爱儿,至于是那个迈着鹅步蹒跚扑向她怀中的孩儿呢,还是如今这个离家一去三十年的不肖之子,就无从得知了。
从姐姐和妹妹的电话中得知,母亲进食日难,只能吃少量流质,脸部扭曲,完全不能言语,两个保姆见老人此等情状,已经心生畏怯,我只能在电话中尽量安抚,并叮嘱她们保持老人清洁卫生与衣着整齐,务必维持这最后的个人尊严,因为我知道母亲是很重仪表的。
世上没有比目睹至亲备受折磨而自己束手无策更痛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