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从事电影宣传策划的同仁们,我有一个"坏"习惯,当某部新电影问世时,你造势越疯狂,广告越抢眼,我越打不起精神来。因为我上过几次当,学乖了。
这次"风声"的风势也不弱,演职员工们走马灯似地全国四处转,媒体上的剧照一张比一张大。我却还是无动于衷。直到有人"请"了,这才姗姗进了电影院。
终于一阵轰轰烈烈的画面隐去,银幕黑了下来,演员表缓慢地向上滑动着,我呆望着字幕,久久缓不过神来。好一会儿才情不自愿地转身随着人流移出放映室。对站在门口送行的发行经理只说了一句:"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中国影片!"
在看之前,听闻此片过于恐怖。可看后,我却认为该片是血腥了点,但并不过份。和它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相比,留在人们脑海里最鲜明的印记,仍是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心理描写。这是影片创作者们最成功的地方。
本片时代背景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故事发生地点在日伪占据的南京城及附近。故事类别为眼下中国大陆最流行的谍匪情节。影片有意模糊了政党识别,凸现了全中国人民和日伪匪徒的冲突。当然了,凡是熟悉那段历史的观众也知道,当时日伪特务机关和国民党军统特务系统曾发生过惨烈的相互暗杀的搏斗。不管怎样,即便是血雨腥风,那也是中华儿女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值得在历史的丰碑上记一笔。
之所以说"风声"是当今中国最好看的影片,从专业角度审视,该片的剧本起了顶梁柱的作用。剧作者用近乎完美的逻辑网络将剧中所有的故事,人物有机地串联起来,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使情节跌宕起伏。影片的启程部份,着墨不多,简洁地介绍了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故事发生的原因(日伪要员一一被暗杀)和人物关系(情报承办程序及经手人的关系)。之后,便毫不啰嗦,直扑主题。在古城堡内全面展开了一场惊骇残酷的敌我较量。编剧者将这场较量有意安置在古堡这个孤立,封闭的场景内。敌我双方朝夕相处,却相逢不相识。直面对峙,却不知何人为杨子荣。短兵相接,却不晓得下一刀伤的是友还是敌。这种京剧"三岔口"式的构造手法使剧情自然趋向曲折复杂,暗流汹涌,为各类人物的心理描写,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也为导演和演员充分舒展他们的艺术才能营造了一个适宜的大舞台。
在古堡这个豪华又窒息的天地里,谁是敌?谁是友?似乎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让人半点猜不透。每个人从自己的位置盘算着,为利益的冲突,划出心理碰撞的火花,又因个人不同的经历和性格差异,显现在脸上的颜色和肢体上的动作就千差万别。一些对话和行动似乎显得漫不经心,抑或鲁莽粗暴,其实里面却隐藏着事后大白的伏笔和玄机。直到结尾部分也就是解谜部分全面揭开,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作者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观众随着剧情发展而起伏的心理波动,趁势施放烟幕弹,抑或大肆渲染,不露声色地带你在这神秘的古堡内观赏一幕一幕的精彩大戏。而导演(兼编剧)在演示自己意图时也掌控得恰到好处。一环扣一环,一幕接一幕,令剧情进展节奏紧凑,顺畅,从不拖泥带水,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宣泄感。。
总之,这部影片由于编剧的成熟与干练,终于使我们的娱乐电影达到了当之无愧的国际水平,与世界优秀电影级接上轨。
当然,作为一部近乎于推理片的作品,不可能没有瑕疵。一些细节尽可再推敲,比如英达扮演的金处长,在戒备森严的古堡内竟然随身带手枪,有点匪夷所思。但这并不影响整个电影的大架构和艺术品位。这类的纰漏在国际巨片中并不少见。引用梨园中一句不雅的俗话:"戏乃屁也。"有时您就别叫真儿了,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行文至此,我还想说点题外话,中国大陆电影一直在国际次顶级上徘徊,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编剧水平的低下。我们有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却没有一流的编剧。所以,我们只能拍出"黄金甲""夜宴""无极"等这类很令人尴尬的电影来。常言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就象一座房子的地基和顶梁框架,导演是装修,演员是门面。人们在看房子时,往往容易被表面的外貌所吸引,而忽视房子的结构。但这恰恰却是人命关天的要紧事。如果每天都住在一幢岌岌可危的房子里,你还想活吗?一部艺术作品也是这样,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的七扭八歪,漏洞百出,驴唇不对马嘴,你还想看吗?即使再好的导演,再优秀的演员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令人欣慰的是近期一些优秀的编剧作家逐渐涌现出来。中国的编剧水平在日益提高。我们期望编剧们能创作出更多的象"风声""集结号"这样优秀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