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达尔文休假回来,就听到一好友抱怨,转换工作已有大半年,虽然表面感觉良好,但其中冷暖唯有自己知晓。实际上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因而并没有真正享受(Enjoy)新的工作;同时在对孩子们的教育目标方式等方面始终难以与太太达成共识。而且,尽管一天天马不停蹄地忙,却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在忙什么。总之一句话,最近有点儿烦。
那么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暂时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暂时脱离一成不变的生活轨道,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彻底地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吧。这个时候,你可以在闲暇中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审视一下您自己,您所处的环境,甚至有关于您的一切一切… …从而全面冷静地醒思一下您自己。因为,我的体会是,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您会拥有一片全新的天地,从而彻底改善您的生活状态。
不是吗?同一个三维圆锥体,如果从正面看,透射到一个平面上,它是一个三角形;而从上方俯视,它则变成一个以锥尖为圆心的圆圈了。神秘的自然科学就是这么有意思,人类社会其实也是如此。
也许是由于习惯使然,也许是一种思维定势,也许是一种无奈,我们有一大部分人只是“不得不”游走于繁忙的工作和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不管你的工作性质是自雇,还是政府或公司雇员,甚至是政府官员,学者,商店店员,或者是立法或司法人员等等,你往往很少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真的很享受我的现状吗?”“如果不,我具备改变现状的条件吗?”“而如果改变,我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也许是实在太“忙”,
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忙”。其实我们可以大可不必去被迫无奈地“忍受”这种“忙”,而应该换个角度用另一种心态去“享受”它,如果这种“忙”的确是必需的话。我们祖传的阿Q精神听起来固然有点儿苦涩和无奈,但不可否认有时候它在特定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至于子女教育的部分,地球人都知道,我们相当一大批华人父母的一切似乎都是围绕着子女运转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似乎是几乎所有家庭的真实写照。而如何才能让子成龙,使女成凤,则见仁见智。虽方法不同,但目标一致,即使偶有纷扰,实乃正常现象。如果对方不是刚愎自用,蛮不讲理,多沟通就是了。虽有困扰,但大可不必因此而烦恼。更何况,与父母一代相比,“90后”的孩子们虽然稚气,任性,叛逆,而且还有他(她)们的致命弱点,
但这一代人知识,资讯获得量更大一些,虽有是非判断,识别上的问题,但总体来说他们还是相对更加独立。因而这种独立性需要为人父母者给予一定的尊重和引导。这就是夫妻双方在考虑如何进行子女教育方面所面对的基本事实。
自己的孩子最终能够进入哈佛耶鲁之类的常春藤名校就读固然是初步成功的标志之一。那么毕业于其他大学甚至从未涉足大学的成功人士不也比比皆是吗?而且判断是否成功的标准因人而异。无论通过任何正当的方式,只要能够幸福快乐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不也可以解读为另外一种“成功”吗?更何况孩子们的基本智力,体质等基础本来不就是参差不齐吗?条件不同,环境差异,方式方法自然也就因人而异了。
我们面前就有一个很好的自我激励的例子。在基督城政府公屋成长起来的穷孩子约翰基总理不就是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聪明才智,考取位于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大学,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两大理想吗?第一,成为亿万富豪;第二,成为新西兰总理。
因此,凡事认真思考,冷静分析,转换角度,耐心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生活本来是美好的,何苦为暂时的问题而自寻烦恼呢?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就是了!
最后,我把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一句励志名言送给朋友们:“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2009年8月8日初稿10日修改完毕于奥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