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一夫多妻是合法的,而且在农农村更为盛行。一般认为农村比较贫穷,没有条件娶几个妻子。其实不然,妇女在农村是主要劳动力,而娶穷人家女子妻不需要很多彩礼等花费,等于为家庭增加了劳动力。所以一夫多妻之风在农村比城市普遍。我们营地有时会邀请附近镇上的人来做客的安排,通常是聘用劳工中的下层领头人物。有一次来了一家人,竟有十七人之多。男客人四十岁,还只有三个妻子。一共十三个孩子。
最大的女儿20岁,比第三个妻子小四岁。这些都是她们自己告诉我们的,我们并未询问他们和她们的年龄。
据当地的朋友说,一夫多妻是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规定下来的。当时先知的本意是照顾无依无靠的穆斯林阵亡将士的遗孀。穆罕默德先知本人就娶了多名妻子,据说是为了分担自己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又据说他还与一位埃及的富有女人结婚,用她的钱救助穷人。这些都只是传说。但是据穆斯林朋友讲,他们对婚外性关系,通奸等不良行为是绝对严格禁止和严厉惩处的。据他们认为,允许一夫多妻的做法遏制了不道德性关系。
但是不知娼妓的存在又作何解释。
上述那个客人的家庭里,男主人沙其罕自己有一份工作,在邮局递送邮件,他的大老婆不上班,在家操持家务,做饭,照看幼小的孩子,不分是哪个妻子的子女都得照看。他在上班前用自行车把第二个老婆送到一家养鱼场上班,下班了再把她接回家。第三个老婆自己会骑自行车,在一家缝纫厂工作。大女儿按年龄应该可以出去工作了,但是被安排在家帮助母亲照顾弟弟妹妹。这时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弟弟。
不知底细的还以为她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呢。营地里事先准备好一些中国产的玩具分送给孩子们。沙其罕只允许几个最小的孩子接受,稍大点的就自动谢绝不拿。我看到孩子们的衣着并不怎么寒酸,心想怎么维持这一大家子的开销呢。那里基本上没有严寒的冬天,取暖是不需要的。哥哥姐姐穿到穿不下,又没有穿破的衣服就给弟弟妹妹穿,这样幼小的孩子只能总是穿旧的,但是可以有一顶新的帽子,就是那种白色的穆斯林平顶帽
。成年妇女在家里只需穿简单的衣服遮体,出门把一块十几尺长丝绸往身上上下巧妙地一裹,就成了美丽端庄的纱丽[1]。不过这样看上去颇为和谐的家庭并不很多。据说由于几个妻子之间发生矛盾而争吵,或者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甚至打斗的事也时有发生。按照伊斯兰教规,先后娶进门的妻子不得分大小高低,应一律平等。据沙其罕讲,他的家庭算是好的,事实上虽然不按娶进门的先后“论资排位”,但是按照丈夫的喜爱程度而待遇各异
是不可避免的。关于伊斯兰教和古兰经对妇女应加呵护和平等对待的教义有许多正面的说法。但是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我感到那些教义有些过分理想化了。
到九十年代,知识界已经对一夫多妻的习俗提出批评。而且声音越来越响。我们聘任的一位当地会计师卡索.罕,伦敦大学毕业,经营着一个有三位注册会计师,十几名记账和查帐助理的财务事务所。我们联系业务,和他公余闲聊时,他对一夫多妻制度表示强烈反对。他本人也是穆斯林,他说伊斯兰教应当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
至于非穆斯林群众,例如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则对一夫多妻制度一向反对。孟加拉允许多种宗教存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我在工作中认识一位名叫安东尼的基督徒,是营地聘用担任工地管理员的当地人,自己起了一个英国名字。据他告诉我,他正在筹建一个“反一夫多妻联盟”云云。十几年过去了,似乎未见有何建树。可见要打破一项几百年形成的习俗,谈何容易!
注[1]纱丽印度和南亚诸国妇女的服装。用丝绸纱加工成长条围在身上,长及地,有时露出一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