籁,古代一种萧.恐怕如今没有人见过它了,即便见过,你能吹出那时的曲子吗?
你观赏过日本的"能剧"吗?我看过.而且印象深刻.虽然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单位发来戏票并附有一纸说明:为了中日友好,凡执票入场者不得中途退场.演出结束后请热烈鼓掌.云云.
那天进得场内,果然座无虚席.还差五分钟开演,所有的出口大门关闭,上锁.(想起来真后怕,万一失火,我们可全成了闷烧鸡)演出开始了,我这才明白领导们的苦心.戏简直无法看下去.倒不是听不懂(有翻译),而是缓慢的剧情进展节奏,比中国戏曲还要慢.呆板的演员坐在舞台的地板上,一坐就是四十五分钟.看了不到半小时,舒适的沙发座椅就真感觉成了"针毡".这哪里是艺术,分明是古董.可是据“说明书“介绍,
此剧种在古代曾风靡日本全国.比歌舞伎还红.所以我们不能说它不优秀.而是它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我们当前世界所习惯的快速表演节奏.这个即使曾风光一时的剧种,如今在日本也鲜为人知了.有时历史是无情的.只要跟不上它飞转的轮子,再美好的事物,也会被冷酷地抛甩出去.
联想到当下的某些艺术品种,似乎也要面临日本"能剧"相同的命运了.
远的不说,就这几十年,上千种地方戏曲,有几个活到现在?曲艺,除了郭得纲在那苦苦挣扎,其他的如单弦,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莲花落,数来宝,山东快书,天津快板,山东柳琴,河南坠子,评书,苏州评弹等等这些过去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好端端的艺术曲种都怎样啦?全都偃旗息鼓,没了声音。不信,你问一下那些80后,90后甚至70后的青年人,别说听过,就连名字恐怕也是头一回见吧.
京剧,昆曲,歌剧,芭蕾,交响乐,话剧等只要和传统剧场沾边儿的艺术品种也都好不到哪去.别看它们贵族绅士模样,进出都是高雅场面.可那华丽的架势并非都是自己掏的钱,没有政府或企业财团的资助,恐怕这等艺术品种早已衰落成被废黜的皇亲国戚,为世人所忽视.
有人会愤愤不平,这些艺术品种是人类上千年呕心沥血培育出来的艺术瑰宝.是祖祖辈辈世代承传下来的珍贵艺术遗产.怎能就这样眼看它"无可奈何花落去"?我们应该振臂高呼:丞救它们,振兴它们.
话这么说,我们可以理解.但企望这些艺术品种能枯木逢春,重返昔日的辉煌.恐怕已是回天乏术了.因为这些艺术品种之所以江河日下,是有着它必然的社会根源的.它们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了.也就是说它们那种虽然精致但老旧的形式包装,已经引不起现代人们的青睐.
上面所提到的艺术品种,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两个基本共同的特点.一,传统剧场艺术.二,高难度的演艺技巧.而恰恰是这两个基本特点,也成了它们重新焕发青春的巨大阻力.
在电波可以承载画面飞入千家万户之前.传统剧场一直是人们欣赏艺术的主要场所.从纪元前的古希腊开始不管刮风下雨,酷热严寒,人们总是钟情剧场,把它视为重要的社交场合.绅士淑媛趋之若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剧场星罗棋布.市民百姓也可以入场欣赏艺术.形成剧场艺术的黄金时代.京剧,芭蕾,曲艺,交响乐等众多艺术品种空前繁荣.
但是,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声电艺术日益发达.现代社会端出了花样翻新,有味有色的艺术品种大菜单.使人们对艺术兴趣有了更多的挑选余地.电影,电视,流行歌曲,街头舞蹈,当代美术,网路艺术等新兴艺术产品分剥了舞台艺术的原有观众群流.以电视为例.它以更广泛更普及的优势(家家户户拥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视机),更实惠更低廉的收视价格(一个月的费用可能不及于一张戏票的价钱),
更丰富更多样的艺术品种(上百个电视频道,包罗万象的视频节目).将每个家庭的男女老少捺在沙发上.盯着萤屏里的事故春秋,揪心挂肠,废寝忘食,再也懒得抬起屁股,顶风冒雨跑去剧场看戏了.剧场里逐渐变冷清了,冷清得有时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多.从此传统剧场艺术风光不再.
没有了观众,艺术还能活吗?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的确是戏曲,芭蕾,交响乐等传统舞台艺术的真实写照.朗郎的双手在琴键上飞舞,音乐如泉水,瀑布似地从钢琴里自然涌泻出来.乌兰诺娃芭蕾舞360度旋转十几圈后照样膀不动身不摇.金少山唱戏不用扩音器他的声音连戏院外的黄包车夫都能听得到.这些大师们的绝世艺技,固然和他们的天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和他们从小就不辞辛苦,契而不舍地苦练艺术技巧有关.
戏曲,芭蕾,交响乐等艺术品种经过世世代代艺术家们的千锤百炼,其艺术技巧已日臻完善,演出难度逐渐增高.后人们要达到或超越前人的艺术水准,没有捷径,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艺术家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艰苦的训练,十年寒窗,没有童年,没有花季,只有枯燥的基本功陪伴.年复一年地重复同样的动作.每一个动作的难度,强度天天在增加,一直练到你所能承受的极限.
看过电影"霸王别姬"的人们一定会对主人公们的童年艺术生涯印象深刻.那确实是一个艺术家成长的真实描述.
而新兴艺术产品,由于它是多元化理念下派生出的艺术品种,与传统剧场艺术不同.它没有单一的,统一的艺术标准,而是强调个人风味或某种特色.它不是"长线股" .讲究的是"短,平,快"不需要也不可能从小培养训练.例如霹雳舞,它就是这么几个简单动作,要十年磨练吗?你就是真用了十年,到那时谁还敢保证有人看呢?流行歌曲也一样,发声不可能也不应该和美声一样,甚至为了"味儿"可以放弃音准.这也需要十年吗?
可就是这样的流行艺术却有着魔幻般的迷人魅力,一支曲或一个动作能使艺术家们红遍全球.几乎所有的媒体,镜头全都聚焦在他们的身上,狗仔队全天候跟踪,不放过一眉一靥.无论走到哪儿陪伴他们的必是红地毯,闪光灯和粉丝的疯狂尖叫.他们的身价也是火箭窜升,无需几年灰姑娘就可摇身变成倾城公主.奢华的生活,挥金如土!
如此凸显的强烈反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现今想要跻身于演艺界的有志者们选哪一条路走了.
即使一些有意让自己的孩子投身传统舞台艺术行业的圈外人.一旦了解到须要花费高昂的学习成本(孩子的少儿人生及经费),而回报却是无保证的不确定.往往大都采取望而却步,不敢冒险的态度.妈妈们的谨慎心理导致有时艺术学校招生时竟出现了无一人报名的窘境.
这种夕阳前景,必然直接打击了正在从事传统舞台艺术的人们的信心.一些人经不起诱惑,纷纷改行,出走.演出群体日趋缩小.
没有了演员,艺术还能活吗?
翻开古今中外的艺术历史,你会发现类似传统剧场艺术命运的现象在艺术史里并非个案。如乐器类籁,瑟,罄,编钟,等。戏剧类:“能剧”,元杂剧,及中国各地方原始剧种等。他们都有着从朝阳到正午到夕阳的兴衰史。艺术作为社会巨轮的装饰物,它必须把自己打扮成符合社会的装束。一旦社会改变了,发展了,艺术也必然改变自己,摒弃那些不合时代的部件,改装或重建新的元件,与时俱进,去顺应社会的需要。这就是艺术的新陈代谢。
有了这样的认知和心态,我们就知道如何去看待传统剧场艺术了。也懂得如何看待一些艺术品种的衰亡和另一些艺术品种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