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年,屈原作为中国的爱国政治家和杰出的诗人,与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拉伯蕾和古巴独立运动领袖、诗人马蒂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中国的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在民间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屈原是伟大的诗人,也为人们所公认。但是屈原一生并没有写多少诗。“平生怀美政,何意作诗人?”,他写诗完全是有感而发,宣泄他对楚怀王昏庸误国的愤慨和对楚国人民的深刻的同情。他的长诗《离骚》,全文两千四百余字,用情深沉,辞藻华美凄婉,既是叙事诗,政论诗,又是抒情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开创了“骚体”的风格。
屈原开始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力辅楚怀王统一楚国,使楚国日益强盛,威震诸侯,几乎可与秦国匹敌。可惜楚怀王受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挑拨,听信其诬陷,屈原受到迫害。此时的屈原,仍不以个人进退为念,一心想救祖国于危亡。等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陷,国破家亡,屈原悲愤之极,遂投身汨罗江中。据传投江前自己以石缚于身上,以免尸体浮起被敌人劫持玷辱。
屈原的这一悲壮的行为,士可杀不可辱的浩然正气,为我国无数的知识分子树立了的光辉的榜样。汉苏武,宋文天祥,明史可法,清谭嗣同,秋瑾及以后的邹容,廖仲恺,陈英士,瞿秋白,李公朴,闻一多等人为民族而慷慨赴死,无不受到屈原这种精神的影响。
在屈原的诗作中,《离骚》是其代表作。诗中有感时,有写景,有哀民;有现实,有理想和浪漫。两千四百字,字字珠玑,没有半句空话或无病呻吟。
他的诗充满了对当政者的告诫,要执政为民。否则必然会祸国殃民。在忠谏的同时,毫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快捷方式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屈原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荆楚大地。楚国地处中原,横跨长江汉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他赞美道,“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时乎吾将刈”。向往着国泰民安的王道之治。他的诗句既有对人们的告诫,更多的是对本人的自勉。光影荏苒,时不我待。“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
纪念屈原,我自然地想到了先烈闻一多先生。我读过闻一多的文章《人民的诗人——屈原》【1】。在闻先生那个年代,称呼某某人是人民的诗人(战士,教师等)是很少见的。闻先生称屈原为人民的诗人是对屈原的极大的崇敬与爱慕。屈原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把自己从属于人民群众。他的诗歌,包括《离骚》,《天问》和《九歌》都是当时的民歌形式。这些诗“怨恨怀王,讥刺淑兰”严厉地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和官员们卑鄙的伎俩,同时歌颂了人民的善良,对于敢怒而不敢言的人民群众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尽管屈原的诗歌优美华丽,他几千年来为人民所崇敬首先是由于他的爱国爱民的行为,而不是因为他的文采。他的诗,今天由于语言的历史性演变等原因,已经不是很普及,有的人看不太懂,但在当时,是人民群众喜见乐闻的民歌。屈原无愧于人民的诗人这一称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可以说是屈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而“既莫足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屈原的坚定信念,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原则立场。
伟哉屈原!人民的诗人,爱国知识分子心中的丰碑!
【1】闻一多:《神话与诗》194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