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拥有的节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在祖籍国中国时,从当小学生时起,每年这一天,我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庆祝活动。侨居新西兰后,无论五一国际劳动节或新西兰十月份第四星期一的法定假日Labour day,往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的。今年五一劳动节这天,我看着电视和网络媒体,听着广播,感触颇多,有高兴和欢乐,也有伤感和不悦。
高兴和欢乐的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庆祝这个劳动者的节日,据我看只有中国庆祝最为热烈。
早在4月28日,中国政府庆祝 “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保增长促发展劳动竞赛推进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暨计时牌启动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并启动计时牌。
“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地铁建设工地看望工人,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举行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大会。
五一佳节游兴浓。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威胁还未解除,各地的人们仍用欢乐的旅游活动,展示着对经济复苏的坚定信心。5月1日曙光初现之时,来自各地的2﹒5万名群众就相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等待着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在上海,当天,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在展馆内的“世博心愿树”下,数千名中外游客许下了对上海世博会的美好祝愿。天津市各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相继启动,当天,接待中外游客60余万人次。游客在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秦兵马俑一号坑,当日,该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8000多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6%。一些外国游客在颐和园景区游览拍照,颐和园通过实行“延长开放时间”、 “划分重点管理区域”等10项措施,为游客营造安全、轻松、舒适的游览环境。
小兴安岭松园林场的扑火队员与火魔做最后的决战,在战斗中他们度过了“五一”节。
还有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坚守岗位度过了五一劳动节。
伤感和不悦的是,五一劳动节前后,各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均在头条头版报导甲型HINI流感在全球蔓延的消息,看着世界地图上不断扩散的被甲型H1N1感染的版图,听着不少国家不断出现确诊病例的消息,难免让人们产生恐慌和不安。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曙光未现。上月13日,墨西哥出现第一例人感染甲型流感死亡病例,由此引发的甲型流感在全球迅速蔓延。截至北京时间2009年4月27日中午,全球8个国家报告有人感染新型流感的确诊病例,死亡人数:103人,均来自墨西哥,其中22例已确认死于猪流感,81例疑似死于猪流感。截至4月29日,全球已经有9个国家报告有人感染新型流感的确诊病例,墨西哥和美国已报告共160个确认或疑似死亡病例。4月29日晚10时(北京时间30日凌晨4时)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5级。世卫组织在 3天内第二次提高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意味着这种流感病毒开始跨国界造成持续性疫情。“所有国家现在应该立即启动针对流感大暴发的应对预案”。截至北京时间5月2日,甲型流感在全球美、欧、亚、大洋洲31个国家和地区扩散,流感病毒死亡17人,确诊感染者638人,待徘查疑似病例约3140例。世界卫生组织5日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球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已增至1490例,比前一天大幅增加了405例。包括墨西哥通报的29个死亡病例,美国通报的1个死亡病例。
我们居住生活的新西兰也受到感染。4月25日,甲型流感杀入新西兰,遍及南北岛,隔离30多人。4月29日,3人证实患甲型流感,隔离人数增至179人。 截至5月1日,确诊甲型流感3人,疑似个案136宗,401人被隔离和接受特敏福治疗。
我们的祖籍国中国香港,5月1日,出现首宗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患者为25岁墨西哥男性,他搭乘的是由墨西哥到上海后转机到香港的航班。当晚,香港特区宣布将香港的传染病警戒级别由“严重”提升至“紧急”。截至5月5日,中国十省区甲型流感确诊1人(墨西哥人);待排查疑似病例:香港14例,台湾44例;隔离466人。
2003年SARS疫情暴发时期,国内有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人类瘟疫报告》,该书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则是考场。”为了人类的生命健康,整个世界又面临同一场大考。此次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场局部的疫病都有可能演化成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没有哪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能确保自己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因为“病毒无国界”。因此,对抗流感疫情,一如抵御金融危机一样,不再是一国一地之事,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任务,应对流感疫情,应提倡国际互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跨国疫情等共同挑战,各国必须合作应对才能共生共赢。(06/05/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