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插入云天,千里鐵道,曲折蜿蜒。在秦嶺山巔的寶成鐵路線上,有一個由筑路工人一炮轟出來的山間小火車站,就是西安鐵路局青石崖車站。
1977年,我去青石崖火車站釆訪。下了火車,眼前山巒疊嶂,云霧繚繞。面積不到半公里的小火車站,仿佛掛在山崖上。它西靠峭壁,東臨深溝,南北兩方都是黑洞洞的隧道。就在這樣一個狹窄的地段里,鋪設了兩股站內鐵道線。由于露天部分太短,車站的信號機、叉道和扳道房都設在兩頭的山洞里,咿D室和職工宿舍建在懸崖邊上。
因為條件艱苦,一些職工不安心在這里工作。
1973年,上級黨委決定把青石崖火車站建成一個青年火車站,讓年輕一代在這里經受鍛煉。
喜訊像關不住的春風,立即在全段傳開了。多少青年議論着,多少青年向往着這艱苦而光榮的崗位。紛紛寫報告、打申請,表示要在秦嶺山巔扎下根,為鐵路咻敨I青春。
美好的願望終于實現了。1974年元月,毛鴻民、周和平等八名青年,從寶成、寶天線的六個車站調到青石崖,開始了新的生活。
很短時間,青石崖這個過去沒有人煙的地方,食堂里冒出了吹煙,新建立的牆報專欄里寫滿了風華正茂的文章。剛剛平好的小操場上立起了單雙杠。潺潺流水伴隨悠揚的歌聲,回蕩在青石崖上空。青年們用艱苦奮斗的精神,譜寫着青春的頌歌。他們決心在黨團組織的領導下,成了一個朝氣蓬勃的戰斗集體。1975年,段黨委授予他們“共青團車站”的光榮稱號。
青年小伙毛鴻民,介紹了他來到青石崖的感受:“初到青石崖,我覺得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優美,很想在這個地方干下去。可是不久,有人在耳邊吹起了冷風。青年正是大有作為的時候,到着深山老林里有什么出息?”
連續几天晚上,他們團支部組織他們學習雷鋒的故事,學習紅軍長征的故事,老站長謝宗友講扎根秦嶺山上的經曆……
青年們認識到自己在秦嶺山區的崗位也很光榮。寫下了充滿激情的詩句:
云中的山,霧中的崖,
青石崖上紅旗擺,
離開城市上山來,
我們是秦嶺新一代。
漫山的翠竹青青的柳,
美麗的圖畫親手繡,
出門的石頭仰頭的崖,
如今咱深深把你愛。
革命的情啊,火紅的心,
青石崖山扎上根,
艱苦奮斗向前進。
樂為革命獻青春。
要扎根青石崖,首先要攻克生活關。
青石崖的水并不缺。車站旁邊就有壯觀的瀑布。“平平轟轟”的流水常年從山崖上傾瀉而下。
但是,火車站職工吃用水,只好攀山穿道,走六七百米往回擔。青年們提出,讓水流到車站里。秦嶺的冬天滴水成冰。八名青年用青春的熱血,融化了凍土,疏通了管道,引來了清亮亮的山水。
開始,沒有菜吃,大家辛苦一天,只能吃兩頓鹽水面條。他們決心在青石崖上種菜。可是,車站到處是青石,種菜哪里有地呢?大家一想,青石縫里能長草,就一定能種菜。不久,他們扛起镢頭,拿起鐮刀,在東嶺西嶺,崖前坡后,開山劈石,墊土造田。連續苦戰一個月,開墾大大小小二十四塊地,種上了各種蔬菜。青年們用艱苦的勞動,克服了自然條件給生活帶來的困難。
青年王保平說,剛來青石崖時,我有一股熱情,想把工作搞好。但是不久,我覺得天天鑽山洞,搬叉道,一天到晚趴在鐵軌旁邊,沒有意思。我后來想,大家能安心青石崖,我為什么不能呢?……和大家一比,我感到差距很大。在實際生活中,我逐漸認識到,青石崖車站是一個鍛煉人的大熔爐,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崇高的理想,使青年們那火紅的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閃耀出光芒。
青年杜學生,16歲就參加了工作。一次在修襄渝鐵路的施工中負了傷。傷情治好,走路仍然是一瘸一拐。他來到青石崖,組織分配他看叉道。為了挑起革命重擔,他每天早晨起床后,跑步、爬山、練舉重,一練就是一早晨。他雙手舉起啞鈴練起蹲,豆大的汗水從頭上滾落下來。他就這樣,練呀,練。天天如此,月月照樣。他的體質大大增強,在工作中的干勁越來越大。
青石崖工作雖然苦,但,正是鍛煉青年的好戰場。一個人認識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才能體會到,身居深山不言苦,大干苦干更覺甜。他們要像秦嶺山上的青松一樣,扎根青石崖,為國獻青春。八位青年立足秦嶺山巔,克服重重困難。
1976年,青石崖車站被西安鐵路局評為“優秀中間站”,西安鐵路局團委授予他們“暢通無阻的青年站”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