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一部偉大的長篇章回小說,是一部內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個多重層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劇世界。全書以賈寶玉為軸心,以他獨特的視角來感悟人生,其中大部分故事以“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為舞台,演出了一場封建大家庭沒落的悲劇。寶玉、黛玉和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是全書的主線。《紅樓夢》以高度的藝朮技巧,表現丰富的內容,眾多的人物,反映廣泛而深刻的社會現實。《紅樓夢》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具有自己獨特而鮮明的個性特征,成為不朽的藝朮典型,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世界文學史上永遠放射着奇光異彩。
由于《紅樓夢》內容的丰富和文筆的精妙,《紅樓夢》在從以抄本流傳的時候起,一直到現在,就受到社會的重視,評論、考證的人也越來越多,并視為一種專門學問,于是出現了“紅學”這個名稱,對《紅樓夢》的研究者就稱之為“紅學家”。
《紅樓夢》中的許多詩詞曲賦、偈語、韻文、對聯等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成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為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切合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口氣。這些詩詞曲賦具有高度的藝朮魅力,在小說中放射出另一股異彩。
人們通常所說的“紅樓夢詩詞”,其實是“紅樓夢詩詞曲賦”的略稱,它還包括“詩詞曲賦”以外的各種韻文體裁。如對聯、歌、樂府、偈語、諺、謠、曲謎、駢文等。
筆者抄錄這些詩詞曲賦試圖進行賞析,這不屬于“紅學”范疇。所謂“賞析”,那是筆者牛犢不怕虎的舉動,“賞析”的膚溁蛴绣e誤,還請讀者指正賜教。
筆者輕裝渡洋來到奧克蘭,只挑選了几本書同行,《紅樓夢》當然是結伴隨身。
筆者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紅樓夢》,按章回次序將陸續抄錄賞析;有些賞析據自該書注釋。
章回小說常用一段話或者一個短篇提示內容,引起正文的啟發,稱“引子”(原出于戲曲的第一個曲子,大都介紹劇中的規定情景),又稱“楔子” ,或稱“前言”。《紅樓夢》把此編為正文,作為“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作者在文中自云“因曾曆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寶石)之說,撰此《石頭記》(又名《紅樓夢》)一書也。”
本篇只從《紅樓夢》第一回中錄下的詩詞、對聯等原文,加上賞析。
1.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此四句為梵文“偈陀”,略稱為“偈”(音譯),是佛經中的唱詞,也指佛教徒唱的詞句。
“偈”, 意譯為“誦”,或譯為“偈誦”、“偈子”。
古代神話傳說“女媧補天”,女媧氏是上古“三皇”之一,又稱媧皇。《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 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作者曹雪芹在小說中寫道:“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這四句偈語已點出主人公賈寶玉“枉入紅塵”,厭惡封建禮法對個性束縛的叛逆性格。
賈政夫人王氏生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銜着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公子叫作寶玉。(見第二回)
這四句偈語 也可以認為是“入回詩”,作者用設問語氣,“請誰來寫這奇傳故事”,而自己記下這段“奇傳”,引入下面的情節 —— 封建社會的愛情悲劇,叛逆者的悲劇。“倩”:“請”的意思。
2.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關于曹雪芹的生平,有關記載很少。從他的好友惇铡舻热说脑娮骼铮梢钥闯鲆恍┎苎┣鄣男愿窈退暮笃谏睢2苎┣劢洉蚜四莻貴族大家庭由盛而衰的過程,他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況一落千丈,由富貴榮華到窮愁潦倒,后來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他住在北京西郊,在“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窮困生活中度過后半生歲月。他能詩善畫,嗜酒健談,性情豪放,在窮愁潦倒中保持孤高傲岸的態度。他就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的困境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嘔心瀝血地從事《紅樓夢》的創作。遺憾的是:由于貧病交迫,加上愛子夭亡,傷痛過度,于“壬午除夕(1763年2月12日),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曹雪芹只完成了《紅樓夢》 前八十回就“淚盡而逝” ,后四十回一般認為是高顎續補的。
《紅樓夢》是中國后期封建社會的解剖,同時也深刻地揭示出它滅亡的必然性。曹雪芹在這首詩里用貶意“荒唐言”,更突出“辛酸淚”的悲憤控訴。《紅樓夢》里字字句句是“心聲”、是“血淚”,不是“荒唐言”,更非“痴”者言!大家來咀嚼這部巨著吧,就辨出個中味道來了。
這首詩的藝朮魅力,強力地闡明了作者曹雪芹所以嘔心瀝血地寫這本書的主旨。
3.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是一副哲理對聯,辨證地闡述了對立而統一的“真” 與“假” ,“有” 與“無”。
有人考證說,“甄士隱” 是“真事隱”的諧音,“賈雨村”是“假語村言”的諧音。假托姓名、地名(如,大荒山、無稽崖等)。這副對聯用哲理暗喻這部小說“來于生活”是真事,并非虛搆捏造、無中生有,而是依據真實生活,經過十年心血“高于生活”,—— 進行藝朮加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突出主題思想,“一把辛酸淚”而鑄成這部巨著。
在第五回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見牌坊兩側也有這副對聯。
曹雪芹治學作文也十分嚴謹,這副對聯詞義、詞性相對貼切、工整;此聯平仄也很講究,上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平平仄仄仄平平。而且作對聯上聯的末字必須是“仄聲”。
4. 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
小說情節中說,有一僧看見甄士隱抱着女兒英蓮,說了上面的四句,隱喻英蓮被呆霸
王薛蟠強占作妾的不幸遭遇。菱花:指后來英蓮改名香菱。雪:諧音“薛”,指薛蟠。菱在夏日開花而竟遇冰雪;詩中以元宵燈火一時的輝煌,之后便燈熄火滅的比喻,喻英蓮將來坎坷,要遭到摧殘(見第七十九回、第八十回)。澌澌:形容雪聲。
八十回后一般認為是高顎續補的,香菱的結局與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原意不符,筆者在“第五回”的詩詞賞析中要談到。
5.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几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注釋:未卜,不能預知。三生,佛教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頻添,屢屢;時時。斂額,皺眉頭。堪,能,配得上。月下儔,成婚配的意思。傳說唐代韋固在宋城遇一老人在月下檢閱天下婚姻之書,囊中有赤繩,一系男女之足,則必成夫婦。后因稱管婚姻之神為“月下老人”或“月老”,也用來代稱媒人。儔,伴侶。蟾光,月光。玉人樓,美人居住的地方;玉人,指嬌俏。
賈雨村自那日見了甄家之婢曾回顧他兩次,自為是個知己,便時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對月有懷,因而口占上述的五言一律。
6.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甄士隱和賈雨村在陰曆十五日(3×5=15)月光下共斟,賈雨村借酒意,乃對月寓懷,口占此一絕句。詩中說月光充盈,把玉石欄杆沉浸在皎潔的月光里。以天上一輪明月,喻將來出人頭地,飛黃騰達之抱負。
律詩有五言、七言格律詩。一首律詩為八句,每兩句為一聯,即一、二句為首聯(又叫起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兩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又叫結聯)。每聯上句叫出句,下句為對句。上面“5”是五言格律詩。
律詩里的“聯”,也要詞性,詞意相對貼切;也要仄對平,平對仄;而且律詩比對聯多一個要求,詩句要合轍押韻(也有不押韻的,叫“拗格”),對聯不要求用韻。
五、七言絕句是在五、七言律詩的基礎上截取一半而成,只有四句、兩聯。上面“6”即七言絕句。
一首五律共八句才四十個字,一首七律也只有五十六個字;五、七絕句只有律詩的一半,字更少了。猶如雜技演員在桌面上跳滑冰舞,要在這樣一塊狹小的天地里,摩寫重大的曆史題材,表現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點染絢麗多姿的神州山水,剖白心靈深處的喜怒哀樂,必須依據一定的章法,如對仗貼切,合轍押韻,寓意深邃,詩句優美,結搆(起承轉合)嚴謹,使全詩感情丰沛、渾然而成一體。
我們讀《紅樓夢》,認識到作者曹雪芹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詩詞大家。
7.玉在篋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
這是賈雨村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而抒發感情的對聯。
曹雪芹在此上聯中引用了《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這里),韞(藏)篋而藏諸(藏起來呢)?求善賈(價)而沽諸(出賣呢)?”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等待好價錢)者也。”下聯,意謂玉釵放在鏡盒中,等待時機而飛騰。傳說漢武帝元鼎元年,有神女留一玉釵,昭帝時,有人偷開匣子,不見玉釵,只見一只白燕從中飛出,升天而去。
這副對聯也是工整序法。制作對聯的章法,見上面“3”條。
8.《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9.當時已經是窮困潦倒的甄士隱在聽了跛足道人的這首《好了歌》后做出了自己的解釋: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篷窗上。
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
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昨憐破祆寒,今嫌紫蟒長。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表面上看,《好了歌》是跛足道人專門唱給甄士隱聽的,是要啟發甄士隱。但實際上,《好了歌》是對殘酷黑暗的封建社會的一種控訴。當然,一生飽讀詩書的甄士隱,再結合自己家破人亡,窮困潦倒的人生經曆,幡然醒悟,作出了經典的《好了歌注》。甄士隱的《好了歌注》進一步升華了《好了歌》的思想,把《好了歌》的思想闡述得更加具體、更加形象、更加冷酷無情。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封建末期統治階級內部各政治集團、家族及其成員之間為權勢利欲劇烈爭奪,興衰榮辱迅速轉換的曆史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