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范老大文,引发思古之幽情。儿时所读,又泛起脑际,有些模糊,有些清晰,证明还没患老人痴呆症,顿感内心欣然。然揆于现世之道德观,又不无感叹,愿藉此一抒胸怀。
范老列举不少'我'的同义字,却似乎漏了一个'吾'字。现录《辞源》'吾'字条如下:"(1)我也,就己而言曰吾,因人而言曰我。《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然而对'吾子'一词解释如下:"尔汝之称,《孟子告子》吾子过矣。"此即是说'吾子'是'你'的代称,请不要误解为'我的儿子'。唯忆昔曾有电影名『吾家有女初长成』,那绝对是'我的女儿',不会误解此'女'为'汝'。随后又有'吾曹'一词,解释如下:"犹言同辈中人。"意思是'我辈'、'我等(具相同身份者)'及'公司同人'。'吾曹'比'我们'一词更精密准确些。诚如范老所言,这实在令人太累了。既有'吾曹',当然有对称的'尔曹'。我还记得儿时曾背诵过:"天子重贤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年幼,西宾(老师)从不解释,根本不懂'尔曹'是什么意思。
'吾'和'汝'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一文中用得最多。'汝'有时亦用'女'代。
另外,还可对一般朋友自称'弟'或'小弟',对老师或私淑者自称'弟子'或'门人';最理想日后能成'掌门人',希望不要变成'看门人'或'门外汉'。
附:'吾'的其它意义有:(1) 系出己姓,夏昆吾之后(此字千万别改为简体字,拜托拜托)。春秋时楚有吾氏。三国时吴有吾粲。今浙江海盐有此姓。(2) 吾丘,复姓,吾音虞,即虞丘氏,以地为氏也。汉有虞丘寿王。
前几天拜读南太井蛙大文,内称现在"恶已战胜了善",引发鄙人不胜感概:敢问天下诸公,于今世上"浩然之气"还余(此字千万别改为简体字,再拜托)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