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我和老伴报名参加了奥克兰一学院的“夕阳红”英语班学习英语,教我们的也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教师,她在教学中同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交流起来非常方便自如,我们学得也兴味儿盎然。
学校领导为了让我们对英语这门泊生的学科有个感性认识,更是为了从一开始就规范我们的发音和听辨能力,特别邀请了一位kiwi教师,每周二下午尾我们讲课,我们充满了期待。
洋老师终于走进了课堂,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由衷地欢迎他。要知道能够这样面对面的听洋老师讲英语,就是我们这样面对面的听洋老师讲英语,就是我们国内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呀!
只见他从容的脱下了夹克衫,只穿一件橘红色的新衬衣,显得格外精神,他满面春风地问候我们:你们好!一句典型的老外强调的汉语,博得了满堂彩及发自内心的欢笑,霎时间,那热情友好,温馨愉快的情绪充满了整个教室。
他转身在黑板,不,在白板上用中文写了约翰二字,做为自我介绍。我们注意到他写的约字,其扭丝边属于简化字写法,而翰字左边的日字里却少了一横,成了口字,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最后还是他自己发现了,补上了一横,并向大家报以歉意的微笑。
这时,我们才注意到这位老师的尊容:他是爱尔兰人的后裔,七十一岁,中等个,不胖不瘦,腰板笔直,皮肤很白,满头银发,略有脱顶,鼻略高,眼微凹,算得上精神矍铄,鹤发童颜,一双碧眼炯炯有神,脸上始终荡漾着热情而友好的微笑,真是一个可亲可爱又可敬的洋老头,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他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元音,复音,音标,到问候语,姓名,年龄,天气以及疾病健康,共讲了五,六课,(后来因忙于参加花卉展,没来了)这中间,他尽可能的用事先学得一点汉语同我们交流,有时不得不请中国老师帮助翻译。他特别对我们的发音和口形,进行反复示范,反复纠正,直到OK为止,他布置作业,让大家用英语作自我介绍,从而到达相互了解,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这样,我们在他们耐心教导下,确实学了不少基本知识。
约翰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风趣幽默而活泼,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与同学们开玩笑,比如,当他知道何桂珍同学也是七十一岁时,他居然说:“我们俩是双胞胎!”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他知道汉语中的“惧内”是“妻管严”(气管炎),利害的女人是“母老虎”。等大家比较熟了时,一次,马静芝同学说他是“妻管严”,谁知道他立即回她一句“母老虎”,反应异常敏捷,又把大家逗乐了。他还知道两个恋人旁边之人为“电灯泡”,并在白板上画了两个小人手牵着手,而旁边那人的光头则是光芒四射的灯泡状,把大家笑的前仰后合。他还有一招,就是在课间经常让大家唱歌,他也唱。他就是这样巧妙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大家学得既轻松愉快,又专注投入,使大脑始终处于新鲜和兴奋状态,有张有弛,事半功倍。你说这样的课谁不愿上。
他曾两次去过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对中国印象很好。
有一次课间,为了让大家放松,同时也为了表达友好,他请大家唱中国国歌给他听。对于如此友好的提议,还真鼓舞了我们,当我指挥大家唱国歌时,我突然发现:我们班上这些“古稀”,“花甲”老人(最大76岁,最小58岁,平均67岁)顿时精神抖擞,情绪高涨,歌声竟是那么的雄壮,嘹亮而自豪,这是平时所没有过的。原因是当着国际友人的面儿,那种强烈的爱国心和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激励着大家,越唱越有劲儿,将国歌唱的真个儿是气势磅礴,激情澎湃。从而深深的感染了他,才有了他想学中国国歌的强烈愿望。
在这之前,我也教大家唱了中译版的纽西兰国歌。今天洋老师在场,何不请他教我们唱唱,那才是原汁原味儿的呢! 哪知用英语唱歌可绝不那么容易。他就笑我们:“你们唱的都是啦啦啦啦。。。。。。”没错儿,我们看着英文词,反应跟不上节奏,只能是跟着歌曲旋律哼哼,岂不成了含糊不清的啦啦啦了吗。
有一天,我把我们才创作的歌曲“夕阳颂”(邓崇敬词,王世庆曲)唱给他听:大海之滨,白云之乡,一群老人来到夕阳。。。。。。由于我的中音比较宽宏,浑厚,又具表现力,唱得比较感人。约翰甚为鼓励,他风趣地说:“听了你的歌曲,我再也不敢唱了。”当然他并没完全了解我们歌词的内容,只是一种情绪的感受罢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选择了我教他唱中国国歌。这对我这个老音乐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移民来此,就应该随时随地的宣传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与居住国的朋友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责无旁贷。同时我又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国内时,国歌从不轻易随便唱,那时要看场合的,然而到了国外,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时都可以唱,而且唱得那么动情,那么投入,确实有一种爱国思乡的情怀,这也只有我们身在国外的炎黄子孙才能体会得到的。
我非常认真地把这首闻名遐迩,唱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之歌(义勇军进行曲)在五线谱纸上抄好,再请董老师注上汉语拼音(约翰会拼音)郑重的送给他,并教他唱了几遍,因他能识谱,又有素养,很快也就会唱了。
中秋佳节时,又逢几位同学生日,学校领导把我们Three Kings分校和蔡林楠分校的同学集中在一起,搞了一个有几十人参加的庆祝联欢会,约翰向我提出要与大家一起唱中国的歌,话音一落,掌声四起,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响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顿时,那雄壮嘹亮的歌声响彻大厅,声震屋瓦,把联欢会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