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街上與初識的華人新移民聊起來了,因為他們還要趕公車,時間有限,不能聊得深入,但兩位三十來歲的年輕人把握第一時間,以極其喜悅的熱情,分享他們移民這數個月的心得──那就是他們學會了感謝,雖然工作還未找著,心裏卻充實而飽滿。
學會了感謝?這是東方遇見西方,所擦撞出來的第一個火花?有意思。
原來,他們這短短數個月的日子中,經歷了人生兩個重大的決定,一個,不消說,就是離開父母之國,移民到新西蘭來;另一個,是他們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對整個生命態度、人生解釋,都不一樣了。
置身在這個新環境,引發我們許多的深思與慨歎。特別是新西蘭,對人權以至於對動物、植物、礦物等一切的存在之物的尊重,讓來自東方的族群格外覺得感動。
要說中國人不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民族,那是說不過去的,中國人的問題不在不懂得感恩與分享,而在不善於處群。
群體的生活,要能看得見我,也看得見他。
就表面看,同鄉會、同學會之類的組織證明中國人能夠合群,但就事實看,許多不必要的隔閡與紛爭,反而起自這些小組織。小組織的精神與大群互不相容,因為小組織多立界線,大群卻講求廓然大公。
可惜中國的知識份子追求「遺世獨立」、「超然物表」的文化;一般人對於「結黨」存著很負面的觀念,因為「結黨」,常常爲著營私;成語「狐群狗黨」,流露出孤高自賞的自好與排他意識,中國人不善於群體互動,誤,就誤在小組織的精神太強烈。
「結黨」本身不是壞事;「結黨」目的是在結合群體的力量,創造出一番有價值的事業。如果不屑於「結黨」,其結果必然是:好人都遺世獨立、超然物表去了,惡人卻結黨造勢,日益坐大,掌控局面,為所欲為;在這種習性下,本應為老大哥的中國人形同散沙,遠不如韓裔、日裔,甚至印度人團結。豈不叫人痛憂心?
過去知識份子讀書的目的,就在做官。那時候,制度上對其他階層的人有很多限制,低階層不能穿某種衣服,不能乘某種車子。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做了官就有美女和金錢;封建社會一切都以做官的人的利益為前提,一旦讀書人進入官場之後,就與民間成為對立狀態。
中國古政治思維雖然有「民為貴,君為輕」的理想,但實際操作上,卻缺乏人權觀念,歷史上冤獄遍地、酷吏橫行,從正史、從戲劇裏,我們早就耳熟能詳。說明法律的好壞不在“法”本身,而在“法”的執行;不在如何處罰犯罪,而在如何確定犯罪。
以前中國人有一句話說「人命關天」,其實,人命關不關天,看發生在誰身上。如果說發生在我身上,當然關天;但如果兇手是有權勢的人,人命又算得什麽?所以是要看這關係到誰的問題。
中國的權秩烁窈蜋嘀文化源遠流長,內涵非常豐富,在成語、諺語、熟語、俗語(如"見人可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等等)民間傳說、故事之中,是普遍而常見的。人們在權治幕霓固罩谐砷L,不知不覺地受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加上中國不斷發生「改朝換代」的鬥爭,龐大民族長期陷入貧窮、愚昧、鬥爭、血腥等流沙中,使得中國的民族性形成對權勢的膜拜,缺乏敢想、敢講、敢做之能耐,僅存一種神經質的恐懼。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出鬥臭別人或阿諛別人兩極化的語言。人際之間,互相傾軋,絕少合作;長期下來,民族的缺乏朝氣,變得自私、猜忌、鬱悶。醜陋的特質,如髒、亂、吵、愛面子,窩裡鬥….等等,也漸次蓬勃起來了。
中國有許多珍貴的遺產,譬如禮義,雖然聖賢鼓吹禮義,但宮庭中卻是最淫亂的:例如姜諸兒(齊襄公)兄妹亂倫、楊廣(隋煬帝)淫亂後宮、李隆基(唐玄宗)奪去兒媳等。「禮,是很好的東西,是人類行為的規範。但中國人講禮,不講『理』;於是禮的好處,就變了質;因為禮應該接受理----正確原因(The right reason)的指導。中國人是一個在各種壓力下受傷很深的民族,因此,在群體互動中,顯得被動而保守,自私而不團結。對家族以外的成員,待之以淡漠與猜忌。
但在西方卻不是這樣,生命受到深切的關注──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一切西方的產品,其實根植於基督教信仰;基督教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著神的形象;並且人與物同樣都受造於神,並不分我高你低,因此尊重一切存在的受造。
如果不從永恆的角度解讀,很難忍受人與人之間的天生不平等:包括貧富、性別、出身、健碩或羸弱、聰明或平庸,美麗或醜陋,以及種種天賦技能的不齊。但是人的慾望和需求,卻十分近似;「彼可取而代之」的企圖,從來未曾偃息。
戰國時代,魏惠王準備攻打齊國時,智者前來謁見惠王,說了一則寓言:有隻蝸牛的左角尖為觸氏之國,右角尖為蠻氏之國,兩國為了爭奪領土,纏戰多年。其實,世上的紛爭均可作如是觀。名與利,錢與權,儘管短暫、微小至極,且僅限今生擁有,但因為它,人群中遂區分出貴賤高低;若欠缺永恆的盼望來平衡調節,天下士必盡入此彀中,殺紅了眼。這正是沒有偉大宗教信仰的副作用。
人性複雜,人生多變。能仰仗錢、權解決的,都不算是真正的大事,反倒是聖人所謂的「終身之憂」,這終極存在的關懷,德行人品之建立,才是大事。有人說,一般智慧來自反思自己與人際關係的得失;終極智慧來自反思自己與創造主的神人關係的得失。
一位學者到美國演講,雖是短期旅行,但就所看到的現象,覺得美國人比較友善,比較快樂,經常有笑容。在中國看到的孩子,雖然快樂,卻很少笑,是我們這個民族太陰沈?不,是我們太缺乏安全感。
如果不善於笑的中國人,移民到了海外,發現物質有其侷限,因而學會了感謝,學會了放手,那杖皇强上仓隆R驗楦卸鞯男模轻t治種種心病的良方。
學會了感謝,焦點就從自我封閉的狀態下解脫,舒舒然與物同喜,與人同歡,於是能夠轉移視野,看見週遭的人、事、物;卸下積累的成見,欣賞每一個獨特個體的存在價值,融小我於大我,把生命境界拓展到無窮大、無窮寬;那是遼闊與豐富,那是自由!
生命態度的立足點校準了,加上中國人原有的其他長處與優勢,舉天之下,誰能與我爭鋒?何況天道助我,方今之際,天時、地利盡在中國,人若能和,向來海納百川的中國,定能成為全球翹望的龍首,為天下人帶來祝福!祈海內外華人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