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拳击手在冠军争夺赛24小时前如果接到电话,很少能抵挡住诱惑。短短几个回合四千澳币的现金。拳击手被告知比赛回合中要四处走动,不要表现得挨揍得太容易。如果倒下去后可以直接拿钱走人。
新西兰一名三十多岁的拳击手,已近职业生涯尾段,并未在拳击台上打出真实速度。他仍可看到枪孔,但不能“抠动扳机”。一次又一次地被作为人肉沙包。当被击中时他会做一个身体的假动作,造成技术性被击。那天晚上在飞往澳大利亚的飞机上。他的对手找到了他。在三个回合之后,他单膝跪地。他接过钱就跑路了。第二天,他重回到新西兰的家中。
这名匿名的新西兰拳击手说:“这完全是为他人做嫁衣。”
“像我这样经历过比赛的人怎能甘愿充当炮灰呢?”
“澳大利亚拳击需要大换血,这是拳击行业的耻辱,但钱是来之不易的。”
多年来,都是如此,一场比赛的训练可以拿到一千多元作为忍辱的补偿。在澳大利亚的近二十场拳击比赛的预选赛中,新西兰拳击手从来没有赢过。这是“人肉包子” 的交易,这是在新西兰拳击手的圈子内见怪不怪输局的秘密,因为澳洲拳击的经纪人拿他们做人肉沙包。
一位拳击官员说,六个回合的比赛中每一回合拳击手可拿到150澳币,除去二成五的佣金费,这纯粹是供与需的关系,在比赛中你表现得越是愚笨月底发薪时你的薪金就越高。这是所谓佣金基础上的肉体营销。
这位官员说,一些拳击手赴澳前并未做过体检,也有人伪造证件。还有些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单纯认为与经验丰富的拳击手交手后有利日后的发展。
新西兰职业拳击协会总裁兰斯•里务尔(Lance Revill)说,必须想办法阻止这些“财迷心切”的人为了区区数千元到澳大利亚去“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