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据最新出版的英文先驱报报道,方塔拉集团(Fonterra,又称恒天然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范瑞尔(Andrew Ferrier)表示,如果三鹿集团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刑甚至死刑,他会对此感到悲哀。范瑞尔表示,他曾见过田文华数次,对这位女强人的印象不错。在范瑞尔眼中,田文华曾是一个尽力为三鹿集团工作的好老板。

出庭受审时的田文华
中国当局指责田文华的主要罪名是她在知道三鹿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两个月又才向石家庄有关当局做了汇报。她的行为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间,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巨大的不良影响。
在此之前,方塔拉集团持有三鹿集团43%的股份,但在三聚氰胺事件后,该集团已经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全部注销了这些股份的价值,显示方塔拉集团已经认为三鹿集团“一文不值”。
新闻链接:三聚氰胺事件真相
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门口人头攒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三鹿集团及田文华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案。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该公司原董事长田文华、副总经理王玉良、副总经理杭志奇、事业部总经理吴聚生等四名高管被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据《中国青年报》今天报道:上午8时,庭审开始。随着庭审的持续进行,“三鹿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22时12分,历时14个多小时的庭审终于结束。田文华作最后陈述时落泪悔罪,说她愿意承担所控责任,“如果能够换回患儿的健康,愿意接受法律任何制裁”。当庭审结束时,她还站起来,向着审判长的方向鞠躬谢罪。而以单位犯罪成为被告的三鹿集团诉讼代表人、三鹿集团工会主席冉伟光,则向着大厅内的上百名旁听人员及记者鞠躬谢罪。
出招保密:三聚氰胺内部代号“A物质”
田文华在庭审中供认,她是在今年5月中旬才获知三鹿奶粉出现问题的,这也是下面的人报告给她的。田文华说,当她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组织成立了由副总经理王玉良负责的技术攻关小组。通过技术小组的排查,确认该集团所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中的“非乳蛋白态氮”含量是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5倍至6倍。
7月24日,三鹿将16批次婴幼儿系列奶粉送往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当时考虑到产品的声誉问题,三鹿并没有向该中心说明是自己的成品,而仅表示是原料或其他东西。在送审过程中,三鹿集团还想方设法予以保密。
杭志奇则在法庭上供述,在这次会议上,大家研讨形势认为,当时正处于奥运前夕,且消息泄露后将极大影响三鹿的声誉,所以决定对奶制品中含三聚氰胺一事在扩大会议的范围内严格予以保密,对外将三聚氰胺称为“A物质”。
王玉良供认:“我们在化验单上发现有‘A物质’,‘A物质’是什么,‘A物质’实际上就是三聚氰胺,为什么这样写?我公司在检验时,发现奶粉中有三聚氰胺后,2008年8月1日,当晚召开了会议,会上,企业考虑到品牌的影响,田文华总经理要求已经知道的部门和人员不要再传播了,所以在以后的化验单上就出现了‘A物质’或者不写名称只写含量的现象,这也很正常。谁规定的三聚氰胺写成‘A物质’?集团公司没有具体规定,可能是分层的实验室或质检部门自己规定的……”
知毒卖毒:放大“标准”问题奶被调转入液态奶
作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被告人吴聚生也声称,杭志奇在其后打电话把他叫进办公室,要他将因“非乳蛋白态氮”检测不合格而被加工三厂拒收的原奶转送他处时,杭志奇也仅仅告知他原奶中含的是“A物质”,并表示这个物质属于“非乳蛋白态氮”,对人体有害,但掺杂在液态奶中问题不大。
随后几天,三鹿集团的质检中心研制出了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但为了保密,三鹿集团还委托杭志奇的妻子代买相关设备,并在杭志奇妻子的公司由设备提供方培训三鹿集团员工。
然而,由于当时临近中秋节和国庆节,市场上对于奶制品的需求异常大,田文华说,即使开足马力生产,三鹿集团也无法用不含三聚氰胺的奶换回已销售出去的含三聚氰胺的奶。8月13日,三鹿集团班子开会时,她拿出一份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获得的资料(原件是英文,但关键点已经被翻译成中文),这是欧盟关于食品中含三聚氰胺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一个人,按体重来衡量,每公斤每天耐受三聚氰胺的量是0.5毫克,如果将其换算成奶粉,那么,每公斤中含20毫克三聚氰胺不会有影响。
王玉良说,他在会议上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欧盟的标准是20毫克的话,还应该在这个标准上打个5折,于是班子决定,对已经被封存的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10毫克以下的予以放行。但到了后来,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标准又被放大到了15毫克。
会议还决定:调集三聚氰胺含量20mg/kg左右的产品换回三聚氰胺含量更大的产品,并逐步将含三聚氰胺的产品通过调换撤出市场。
经检测和审计,2008年8月2日至9月12日,被告单位三鹿集团共生产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72个批次,总量904.2432吨;销售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69个批次,总量813.737吨,销售金额475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