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日本东京,民众在安倍府邸外烛光守夜,声援遭“伊斯兰国”扣押的日本人质后藤健二。 来源:中新网
28日,约旦安曼,被“伊斯兰国”绑架的约旦飞行员马阿兹·卡萨斯贝的家属得知“伊斯兰国”的声明后悲痛万分,焦急等待消息。 来源:中新网
29日日落时分(伊拉克城市摩苏尔时间),土耳其边境,“换俘”。这是“伊斯兰国”设定的场景。然而,时限已过,这里依然平静如昔。29日,故事主角之一约旦回应“伊斯兰国”的“换俘”要求,称如果没有看到约旦飞行员卡萨斯贝活着的证据,就不会释放伊拉克籍女恐怖分子里沙维。
人质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对于相关各方而言,此次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警告日本也罢、破坏反恐联盟的团结也罢,“伊斯兰国”显然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对于反恐联盟而言,事情发展到如今地步,裂缝已然出现。而日本安倍内阁又遭遇了怎样的考验?
人质危机
此次日本人质事件可谓一波三折。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20日发布一段视频,威胁若72小时内收不到2亿美元赎金将处决两名日本人质。24日晚,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相关网站上传一张照片,被绑架的日本人质后藤健二手持另一名人质汤川遥菜被杀害的照片出现在镜头中。
随后,“伊斯兰国”提出新要求,放弃2亿美元赎金,要求释放目前被关押在约旦的一名女武装分子赛义达·里沙维,否则将杀害日本人质后藤和约旦被俘飞行员卡萨斯贝。至此,约旦被直接卷入事件当中。
日本安倍内阁与约旦政府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日本,舆论一方面批评安倍内阁大力宣扬“积极和平主义”的中东之行是人质事件的导火索,另一方面则批评事件出现后,安倍内阁应对不力。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喊出了“安倍,解救健二,救不了就下台”、“安倍,别到国外寻衅滋事”等口号。
在约旦,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国家保护自己的“英雄”卡萨斯贝。他上个月24日在叙利亚北部“伊斯兰国”大本营拉卡地区执行空袭任务时被俘。约旦政府必须在自己的民众与日本的期望之间平衡。而且,“伊斯兰国”指定的里沙维曾于2005年对约旦首都阿曼的一家酒店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60多人死亡。释放这样一名自杀式袭击者,约旦的压力可想而知。
撕裂联盟
包括《日本经济新闻》在内的诸多媒体分析都指出,“伊斯兰国”把约旦等国卷入这起人质事件,使事态变得更加复杂,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分化反“伊斯兰国”联盟。
音频中,自称是后藤健二的男性用英文称,“这可以说是我最后的话了,妨碍我自由的是约旦政府,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向约旦政府施压吧。”约旦是中东地区与日本关系最为紧密的国家之一。安倍不久前访问约旦期间,还称赞约旦“站在(与‘伊斯兰国’)作战的第一线”,并宣布向约旦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如今,人质事件让两国关系陷入尴尬境地。
作为反恐联盟的“盟主”,美国出面给大家打气。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27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人质事件不会动摇对抗“伊斯兰国”的各国之间的团结。他对日本的贡献给予肯定,称60多个国家联盟的团结是“非常牢固的”。
然而,裂缝已经出现。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明确指出,换俘与支付赎金都属于向恐怖分子妥协。但是,在新视频给出最后期限后不到一天,约旦就表示同意“换俘”。
《华盛顿邮报》网站文章指出,不管结果如何,此次危机已经削弱了美国的一个关键盟友。约旦毗邻伊拉克与叙利亚,其空军基地一直被用作联盟战机发动攻击的基地。然而,此次危机在约旦国内引发了反战运动,民众呼吁政府退出联盟,并要求政府提供在轰炸中死亡的平民人数。
诸多分析都指出,此次人质事件,“伊斯兰国”除了要警告日本之外,似乎还希望破坏联盟内部的团结。日本媒体就指出,由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得到了多达60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各成员国之间积极性的差异,“伊斯兰国”早已心知肚明,并且熟知人质是对抗美国所强调的团结的有效手段。比如,在“伊斯兰国”向日本提出的要求中,令人关注的地方是原本应当暗中交涉的条件曾两度在互联网上公开,目的似乎是为了向世界宣传事态进展,打乱联盟的步调。
遭遇考验
此次人质事件对日本而言意味着什么?分析指出,这起危机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政两年来,其对外政策面临的最大考验。这起危机已经让安倍内阁受到意外打击。
专家指出,日本政府会宣称,人质危机正是政府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反恐战争的理由。不过很多日本民众仍然不相信这个说法。人质危机有可能使公众进一步分化。而安倍内阁则陷入尴尬境地。
此次安倍中东之行适逢法国《查理周刊》恐怖袭击后,各国高调联合反恐的敏感时期。外媒分析,安倍本意是在中东高举反恐旗帜,既能紧密追随反恐联盟“盟主”、也是日本的“老大”美国,也能适时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日本的形象。有媒体报道称,安倍中东行的目的是明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即对该地区及盟国而言,日本同美国一样是可靠的伙伴。
然而,人质事件的发生让安倍内阁在国内遭遇了巨大压力。接下来,日本该如何在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中发挥作用?该如何像安倍设想的那样,在全球安全事务方面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安倍内阁需百般思量。(记者 张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