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内在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长抓不懈,更要只争朝夕。
重庆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也是大势所趋。
“创新将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加快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
产业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集中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创新。重庆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围绕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布局创新链。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重庆市已经作出了相关部署。由市政府发布的《重庆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建立围绕重大产业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其中,要根据产业技术发展不同阶段,建立完善支撑引领重大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新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
“这是为了解决过去科技资源分散配置、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市科委相关负责人称。
那么,新的一年,重庆市将如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我们将聚焦重庆全市产业发展重点,通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为机器人、石墨烯、液晶面板、页岩气、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集中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他说。
具体来看,在机器人方面,组织开展工业机器人本体、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及集成创新,组建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石墨烯方面,支持组建石墨烯研究院,开发高性价比的石墨烯薄膜并实现量产,支持开发石墨烯薄膜的应用产品。
在液晶面板方面,支持企业开展液晶面板铜制层、氧化物背板等技术攻关,建设智慧制造示范生产线。
在页岩气方面,支持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资源勘探、压裂开采、装备开发、环保治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引进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的科研成果在渝试点运用。
在生物医药方面,启动实施生物医药“跨越翻番”科技专项行动,引进高水平研发团队及研发企业,争取科技部新药创制综合大平台在重庆市落户。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支持开展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及智能汽车研发和应用,筹建重庆全市新能源汽车运营安全监控平台。
为此,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重庆市还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共享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推动和支持高校组建直接服务于产业技术创新的专职科研队伍,积极建设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基地,通过协同创新和对创新资源的垂直整合,围绕产业链形成创新链,推动科技精准地切入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和薄弱环节。
企业
培育和发展各类创新主体 让一切创新要素活跃起来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重庆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着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这不仅包括大型企业,也包括中小微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让一切创新要素都活跃起来。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需要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2013年重庆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重庆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仅为19.97%,这是造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为此,今年重庆市拟制定鼓励大中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的相关政策,形成多部门参与,市、区县和企业共同建设的三级协同创新管理机制,力争实现重庆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30%。
“我们还将依托重庆高交会暨国际军博会、‘科技外交官服务重庆活动’等国内国际交流平台,引导鼓励重庆市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开展各种层次、多种方式的科技合作,尽可能把各类先进创新要素‘引进来’为我所用。”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重庆市将加快推进大中型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设立知识产权资本化推进专项基金,帮助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资源和规则有效对接资本市场。
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重庆市还将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代理、专利预警、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服务。
今年市科委还将加快实施“千军万马工程”,集聚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一方面,围绕重庆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使重庆市在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1000个以上。
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帮助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
此外,重庆市也将加快《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的实施进程,鼓励和支持一批科技人员领办、合办科技型企业,力争重庆全市形成1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规模。
同时,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两江新区、高新区技术交易市场,帮助更多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区域
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为重庆全市提供“样板”
为加快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去年9月,市科委出台了《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重庆全市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工作,旨在引导和鼓励区县、开发区立足各自的功能定位先行先试,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不同实现路径,促进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助推区域创新发展。
“示范区将以体制机制创新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创新能力建设特色‘三特色’为核心。”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导向、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统筹引导和支持,示范区将为重庆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样板”。
据悉,重庆市首批示范区包括荣昌县、万盛经开区、九龙坡区和高新区、大足区、梁平县5个,从2014年9月来已相继启动建设。
“梁平处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目前也正处于爬坡上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诸多矛盾和压力。”梁平县委书记蒋宜茂坦言,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必须突出发展这第一要务,抓住改革创新这一关键,靠创新驱动推动梁平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
为此,梁平于2014年12月正式启动了示范区建设,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为理念,计划在3年内,系统实施“五大创新行动”,培育四大生态产业创新体系,构建9个生态产业集群,力争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率先建成创新优势明显、生态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驱动示范区。
除梁平以外,其他4个示范区也都制定和完善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预计今年将取得阶段性成效。
比如,九龙坡区和高新区将通过布局重大高新技术产业,率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区,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到36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47.5亿元。
重庆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全市将召开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各示范区建设将按照新要求得到提质增速,“由于侧重点有所不同,各示范区将为重庆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多元化的经验。我们将不断优化科技资源的空间布局,让科技深度融入重庆全市区域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