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一名参加抗议的日本民众用手机打出“不要战争”的口号。
2000人首相官邸前抗议
反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约2000名民众(组织者统计)1日上午在东京永田町的首相官邸前举行抗议,喊出了“倾听国民声音”、“不许破坏宪法第九条”等口号。
在网上得知消息后参加抗议活动的川崎市大学生石原里奈表示担忧,“战争将变得容易发动。相比保护国民生活,使国民陷入危险的情况更容易发生,可能会给后世埋下祸根。”她认为政府修改宪法解释的做法“太滑头”。
“这是日本沦为可参战国家的转折点,我感到危机重重。”京都府南山城村的个体户冈田泰子带着3岁儿子赶来参加抗议活动。她批评安倍政府称:“为避免孩子们未来受苦,成年人有责任做出正确判断。重要的事仅凭内阁会议就决定下来,这样的做法绝对有问题。”
早稻田大学学生杉里郁也表示,“这不是法治国家应有的做法。如果要解禁,应该履行修宪手续,举行国民投票。”他还愤怒地说道:“我认为此次的决议不正确。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战时被美国随意利用。”
另一方面,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也在记者会上表示,解禁集体自卫权并未得到国民的支持,强调将努力谋求理解。
石破表示:“将尽快找机会向自民党的地方组织做出说明,在街头演说等场合也会细致地加以说明。”
(中新)
日本1日正式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
7月1日下午,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这意味着日本战后以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
该内阁决议案推翻了日本历届内阁遵守的“自卫权发动三条件”,提出新的“武力行使三条件”:一、日本遭到武力攻击,或与日本关系密切国家遭到武力攻击,威胁到日本的存亡,从根本上对日本国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构成明确危险;二、为保护国家和国民,没有其他适当手段可以排除上述攻击;三、武力行使限于“必要最小限度”。决议案称,在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日本作为“自卫”手段行使武力。
这份决议案还将允许日本自卫队在“非战斗现场”对其他国家的军事行动进行后方支援,并要求对介于军事冲突与和平状态之间的“灰色地带”事态加强应对,简化下令出动日本自卫队的手续。决议案同时规定,在出动自卫队前会事先征求国会同意。
不过,决议案的通过并不意味着日本自卫队可以马上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政府还需要对《自卫队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临时国会进行审议。如果相关法律获得通过,日本即使没有直接遭受攻击,也可参与针对他国的战争。
如何行使集体自卫权?
一些分析师认为,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日本将摆脱发展军事力量、参加海外军事行动的限制,今后一旦日本主动使用武力,“自卫队”将实际上成为军队。
主动参与
海外军事行动
日本共同社解读,集体自卫权解禁后,即便自身未受攻击,日本也可以为协防“关系密切”的国家而使用武力。以宪法第九条宗旨为依据的“专守防卫”理念可能被束之高阁。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部研究员袁杨说,解禁集体自卫权对日本战后军事力量发展有跨时代的意义,意味着日本能够以“关系密切”、“友好”的国家遭受攻击为名义,主动参与一些超越本土防卫、非作战行动之外的军事行动。比如,以前是美国能够帮日本,而日本不能帮美国,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可以帮美国“反击”第三方的“进攻”。
日本民众抗议解禁集体自卫权
安倍晋三参加临时内阁会议。
谨慎且有限度地
突破限制
解禁集体自卫权可以使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摆脱诸多限制。袁杨说,以前,自卫队武器装备发展受到一些具体限制,比如不能有进攻性武器,导弹射程被限于较短距离。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军事力量可能会慢慢有所发展,不过会有一定限度”。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认为,日本政府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获得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法律权利,但具体行使时还是会相对慎重。这是因为周边国家中,不光中国,与日本同为美国盟友的韩国对此也很敏感。
(新华社)
美国是背后的重要推手
作为盟国,美国是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重要推手,要求日本在美国国防经费削减、实力相对衰落的情况下充当马前卒,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发挥更大作用。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部研究员袁杨指出,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核心实际上是制衡中国的发展,使中国发展不要快到能够挑战美国霸权;同时,美国不愿冲在第一线,希望利用中日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拖累中国发展。这是美国很重要的战略利益。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说,美国期待的集体自卫权是在美国主导下的集体自卫权,而安倍期待的则是日本自己主导的集体自卫权。在这方面,美日有分歧。 (新华社)
中日或因第三方陷冲突
袁杨研究员认为,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大背景之一是中日矛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军事力量强大,客观上对日本可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日本认为需要对中国极力遏制,解禁集体自卫权也包含这一目的。
共同社指出,安倍政府所谓旨在防止滥用集体自卫权的新“动武三条件”非常抽象,允许使用武力的界限模糊。袁杨分析,日方措辞称“关系密切”的国家,而不只是“盟国”受攻击,比如,日本周边两个国家发生武装冲突,如果日本认为其中一个国家与日本“关系密切”,这场冲突事关日本国家利益,那就可能出手帮助这个国家去打另外一国家,即便这个国家不是美国那样的盟国。
日本执政的自由民主党“二号人物”、干事长石破茂去年11月公开宣称,要扩大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范围,如果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受攻击、会打破区域均势,“可能攸关日本生死存亡”,日本可以使用武力介入和干预。
“这就埋下一个伏笔,”袁杨说,“换句话说,以后中日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第三方的原因引起中日冲突的可能性会增加。中日之间除了钓鱼岛、东海等现实利益的冲突外,由第三方因素而发生冲突的潜在危险会上升。”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