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月,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实施《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5月28日,该执法检查报告提请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
一支急支糖浆成就了太极
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核心。“20多年前,太极集团前身是一个资产不足百万的亏损小厂,我们从上海医科大学购买了急支糖浆配方,加以改进后申请专利,3年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执法检查中,太极集团一名负责人介绍说,随后,急支糖浆的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正是这一专利技术,为太极集团积累了“第一桶金”。
目前,太极工业产值已达70亿元,20多个专利骨干产品销售额占到整体销售的65%,利润贡献率超过80%。
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2013年,重庆市专利申请量为47833件,是2007年的7倍多;专利授权量24828件,是2007年的近5倍。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产品种类达到15000类,专利产品年产值达24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
特别是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从2007年的2606件,增长至2013年的13297件,增长近4倍。
在专利执法上,重庆市对重点领域的专利违法活动进行专项整治,立案查处案件9000余件,涉案金额约6.4亿元。
重庆市专利投入水平偏低
据统计,重庆市2013年研究与开发方面投入强度为1.5%,低于全国2.09%的平均水平。
特别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投入仅占全市研究开发投入的2%,低于沿海地区4.5%和欧美国家17%的水平。
截至2013年,全市5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只有536家。
此外,重庆市专利人才不足,2013年重庆市仅有专利代理人82人,占全国的0.9%,列全国第19位。
审议中,组成人员表示,应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专利技术的重视,加强专利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支持专利转化中介服务,进一步加大专利保护力度,让专利成为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