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乌克兰议会举行例会,任命部分高级官员。一名议员在投票时为空座投票。新华社发
盘着标志型大辫子的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从监狱中获释后立即坐着轮椅现身独立广场。这一场景,让人仿佛看到褪去的“橙色”重新逆袭。在亚努科维奇所代表的地区党受到严重冲击的当下,亲欧派势力是否完全掌控政局?乌克兰——这个长期在美欧和俄罗斯大国之间东摇西晃的国家,又何时能逃离“钟摆”的命运?
摇摆属性根深蒂固
乌克兰的政治从苏联解体后,就一直在做钟摆运动: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亲西方,乌克兰于是成为独联体国家中最先与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的国家。第二任总统库奇马奉行平衡外交,略倾于俄。而通过“橙色革命”上台的第三任总统尤先科,则表现出强烈的入北约、入欧盟的亲欧立场,直到亚努科维奇主政后才将前任过于亲欧的路子调拨回来。
如一些分析人士所言,乌克兰的这种摇摆属性,从内因讲,在于国家受历史因素影响,全民没有形成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共识,而相关宪政安排及治理机制,又让总统、政府、议会“三权对立”,国家政权体系长期“失调”。从外因讲,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地缘战略价值的国家,俄罗斯和欧美围绕该国的争夺从未停歇。美国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布热津斯基一语中的:“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
政治上存在摇摆,经济上也缺乏独立自主。中国前驻乌克兰大使高玉生认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很快就被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市场所拖垮,苏联时代“养尊处优”的国防工业陷入危机,大量人口失业。如今,在这个人均GDP低于中国青海省、深陷债务困境的国度,任何一笔经济援助,都可能成为左右其政府意志的指挥棒。
权力分配妥协困难
由上可见,内部和外部“牵引力”的拉扯,使任何一个政治家想要在短期内让乌克兰“停摆”,都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然在根本上难以做到统一民意,政经独立,那么在政治权力分配的层面上,亲欧派、亲俄派彼此做出一些妥协,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但这是否有可能呢?
目前来看,虽然亲欧派表面上得势,地区党呈现败象,但东部南部的亲俄势力并没有放弃权力争夺,甚至打出了“当局把我们出卖了,但我们不会退却”的口号。加上俄罗斯仍认可亚努科维奇,亲欧派对政局的掌控还有待观望。俄《观点报》认为,亲欧派经过2010年的大选失利,这次可能把握机会,整合力量,几大政党共同推举大选候选人,季莫申科和“打击党”的克利奇科或将联手。但包括一些西方媒体在内,表露出一种倾向——认为季莫申科更像是一个“破坏者”,是为反对亚努科维奇而存在的“复仇女神”,治国理政尤其是经济治理能力并不出众,并非是亲欧派所认同的理想的大选候选人。一项民调表明,60%民众不信任季莫申科,高于克利奇科(50%)和有过经济、外交部长经验的“巧克力大亨”波罗申科(48%)。
《观点报》援引英国分析人士达尼埃尔·哈密尔顿的话认为,如果亲欧派在未来选举中得势,应该让亲俄派人士出任副总统,并在议会的权力架构中对亲俄派有所平衡。然而,这种建议对斗争尖锐、政治体系仍有待成熟的乌克兰来说,可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目前,乌克兰将延期于27日宣布新内阁名单。总统竞选活动已正式开始,参选者最晚可于3月30日提交申请。
大国博弈继续拉锯
对乌克兰政局发生的急速变化,俄罗斯并没有过多沉浸在举办完冬奥会的喜悦中,而是立即发表了措辞强硬的立场,并采取一系列手段,包括冻结援助资金、威胁限制从乌克兰进口粮食、黑海舰队进入战备等。
上海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认为,乌克兰背后大国博弈影子太深,欧洲即使给出数目再大的援助,也难以承担乌克兰跟俄罗斯关系破裂的风险,尤其是后者把控着石油等能源命脉。然而,此次乌克兰变局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如同《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卢基扬诺夫所言,前苏联时期给这个国家留下的印记正在进一步消退,这种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已经难以回到动荡之前,变局产生的效应值得独联体内其他国家警觉。
与此同时,也有西方媒体和学者撰文称,要实行新的“马歇尔计划”,将资金投向乌克兰的东部南部亲俄势力区域。可以想见,围绕乌克兰的争夺,将在相当长时间牵引乌克兰的摆动。本报记者 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