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一辆沾满水渍的帕萨特轿车停在铜梁县虎峰镇李政法的家门口,他是从云南回家来过年的。从1998年到上海挑着核桃沿街叫卖,到现在成年利润近60万元的核桃批发商,李政法说,这都是联保贷款帮的忙。在铜梁,像李政法这样,在联保贷款帮助下做大核桃生意的,还有很多。而铜梁的“核桃帮”也因此笑傲全国。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铜梁县虎峰、福果、大庙等镇部分农民,在每年七八月份收割完稻谷后,便赴云南大理、楚雄等地收购核桃。他们在当地采购鲜果进行剥皮、烘干加工成干果后,再贩运到全国各地。因为每年贩运核桃的收入可观,参与贩运核桃的农民越来越多,逐渐在国内产生影响。
李政法便是其中一员。最初,他是挑着核桃到上海沿街叫卖。渐渐地,他想将生意做大,可核桃的收购成本不小。和其他卖核桃的老乡一样,李政法因为资金不足,只能在市场中小打小闹。
2002年,重庆农商行铜梁支行的前身、铜梁县信用社针对该县在外贩运核桃但缺乏资金的一批农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促进农民特色产业的核桃联保贷款。重庆农商行铜梁支行信贷科负责人段毅说,核桃联保贷款不用抵押,3户以上的农户组成联保小组予以担保就可以获得贷款,每户可授信15万元。这种针对行业本身特点的小额贷款,满足了当时铜梁核桃贩运农户的资金需要。
李政法于2005年联系了几个同行老乡,组成了农户联保小组,贷款10多万元,直接在上海开了一家门店。从行商到坐商,李政法的生意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在,他已在上海闵行区毛家塘批发市场有了自己的核桃干果批发门店,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奔波在异乡,年销售核桃400多吨,利润近60万元。
“铜梁县农商行现在给我的授信额度有300万,但我用不了那么多,去年只贷了100多万。”李政法说,自己的核桃生意能够做大,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核桃联保贷款。
从2002年每户最高授信15万元到现在最高授信300万,核桃贩运农户的贷款数量也不断增长,至2013年底,重庆农商行铜梁支行共发放核桃联保贷款1.2亿元,其他银行也开始跟进。
据了解,目前铜梁核桃经营户的市场份额已占到全国农贸市场批发量的八成,销售网点遍及全国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全县在外从事核桃运输、仓储、零售的农户约3万人,被称作铜梁“核桃帮”。该县核桃商会会长陈正国告诉记者,在核桃联保贷款的支持下,铜梁“核桃帮”在全国各地的一级批发商有1000余人,2013年,该县核桃经营户在全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3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