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年味在变,年货也在变。今年,健康的农产品成为我们扫年货的新标准。”1月12日是西部农交会最后一天,南岸区市民覃贞元和家人一起拼了几大袋年货。在展区看到,那些标注着“生态环保”字样的农产品,成为市民抢购年货的首选。
覃贞元给记者展示了他的战利品,有忠县的柑橘、奉节的脐橙,有潼南的萝卜、綦江的花菜,有城口的腊肉、山地鸡等本地生态农产品,还有不少来自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的低糖低脂糖果。但是,这样农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态食品”。
“普通土鸡的每只卖价在50元左右,而城口山地鸡每只卖价在200元左右。你为什么选择价格高的土鸡呢?”对于记者的提问,覃贞元说,“我早就听说城口山地鸡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土鸡。这样的鸡,我们吃着放心,即便有问题,也可通过鸡腿上的‘身份证’追溯到养鸡场。”
“再说,现在大家的食物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都爱吃绿色产品,舍得掏钱。我今天一共花了2000多元。等一下,我还要去那边看看那些有机的保健食品。”覃贞元介绍,今年他把贵州老家的父母接到重庆过年,因为母亲有贫血症,他还打算买些好的补血中药材。
在中药材展区,南岸区石大珍夫妇说,他们购买了一些党参、枸杞等,主要想在过年时炖汤补身。另外,卖得好的还数具有滋阴养肺功效的百合。
市民喜欢选购绿色健康的食品,各大商家的主题馆也穿上“绿装”吸引顾客。如云阳馆,变成了“生态云阳”馆,武隆馆将“自然生态、绿色安全”写进了馆名。这样的生态展馆也是市民选购年货的首选地。
不仅如此,不少参展商家还将生态种养模式搬到现场,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生态食品的生产过程。在永川展台,一口2米见方的玻璃鱼缸中不仅游着鱼儿,还飘着一截截肥大的莲藕。观看了这种“藕鳅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其主打产品莲藕自然被不少市民抢购。
除此之外,物美价高的有机食品也颇具“人气”。在綦江展区,一种外形酷似宝塔的蔬菜引来众多市民围观,其实,这是产自綦江区农博园的有机花菜,尽管每箱蔬菜7斤左右要卖50元,仍旧卖得非常火;在“巴食巴适”展馆前购买有机通江木耳的邓志林告诉记者,他们这些在通江当过知青的重庆市民,还帮助老乡们介绍来很多重庆顾客;正忙着给顾客打包台湾老板林钟利介绍,很多市民都是专门冲着卖价1200元的有机阿里山茶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