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很强的吸收X射线辐射功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军工、轻工、医药和光学等领域。重庆市的锶矿量大质优,易采选、易冶炼,储量和质量均居国内领先地位。重庆市锶矿集中分布在合川、大足、铜梁等区县,全市共有5家采矿企业和铜梁红蝶、大足红蝶等2家锶盐化工企业。
“重庆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锶资源加工基地。”市地质矿业协会负责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国家大力推进彩电工业,用作彩电玻壳制造的碳酸锶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重庆独具特色的锶矿产业随之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液晶、等离子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技术的流行,碳酸锶的市场需求量大大减少,价格随之走低。同时,锶矿开发中可能会对饮用水和土地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和生产,重庆市一些矿区的矿井就曾因此关闭。
重庆的锶矿产业何去何从?
“当前最急需的是结构调整。”在市地质矿业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出:应当正确处理锶矿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更重要的是,企业应尽快调整产品结构,从以生产碳酸锶为主,转向生产高纯度的硝酸锶、氯化锶、氢氧化锶等多种锶盐系列产品生产。因为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市场需求,而且价格较高。“高纯度的硝酸锶每吨可以卖5000多元,氯化锶每吨的售价达6000元。”该负责人说。
为此,相关企业不仅建设了多条生产线,更研发成功了以锶为原材料的用于液晶电视面板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眼下,通过结构调整,大足红蝶锶业公司生产、销售的硝酸锶、氯化锶两大专利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同样出自大足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锶化合物材料,也已被美国通用、日本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纳入全球采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