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虽然资源丰富,但面临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也比国内多得多。9月9日,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联合重庆市外经贸委、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共同举办的开放型经济法制培训会上,专家建言,投资前务必要了解当地的国情,并善于使用法律武器维权。
“若当初没有积极应诉,很可能我市通机企业早已败退美国市场。”昨日,重庆通机协会秘书长陈光裕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市一批汽摩企业最先转型做通机,短期内赢得一大批国外家庭用户,成为我市第二大传统出口产业,年出口量近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远销欧美市场。
陈光裕表示,在2011年,美国发起对中国通机行业的“双反”调查,数量占比最大的渝企首当其冲。“我们并不打算放弃美国市场。”陈光裕表示,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涉案企业一方面收集证据举证,另一方面,主动与美国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在多方努力之下,重庆企业不仅幸免于难,当年对美的出口量还增加了近六成。”
“这不是孤案。”市外经贸委副主任李谦表示,目前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贸易壁垒层出,贸易摩擦频发且多样化,对于企业而言,由于不熟悉政策,很容易在贸易摩擦中受到损伤,却只能吃“哑巴亏”。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建议,在进入海外投资之前,务必要了解当地的国情,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