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效益;创新技术,促进转型升级——今年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局面,重庆继续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战略,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绩。
“过去我们每分钟生产60件产品,现在能做400件!”重庆靖悦集团董事长徐君谈起转型喜形于色。
以前为汽摩“搞配套”,现在给笔电“做配件”——就因换了个“活法”,该集团的人均月产值,从几个月前的5万多元,提高到30万元。
今年1月,靖悦获得为富智康配套的准入资质,并从4月开始为其提供笔电连接片、散热器。“这笔大单到手,使靖悦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IT配件项目占到主营业务的30%。为此,预计公司年产值将增加6000多万元!”徐君说。
靖悦的成功并非孤例。在重庆市现有的750家IT配套企业中,有数十家是从汽摩配套企业转型而来。涉足新的领域,让众多渝企抛掉传统项目“洗脚杆上岸”,开始操持起新的行当。
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产成品价格利润“双低”,行业性亏损几成普遍现象的大背景下,调整结构、升级产业,成为摆在政府和企业决策层面前的重要课题,重庆也为此开启了新征程……
“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点在哪?重庆作出了“在总量扩大中实现结构优化,以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益”的战略选择,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
今年2月21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会议确定了重庆市十大战略性工业项目——
汽车整车提档升级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整机及配套、MDI一体化、熔融炼铁项目、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乙烯一体化项目、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及配套项目、全球打印成像设备制造基地、电子整机拓展、国际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
“这十大战略性工业项目,都是产业集中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推进项目建设,不仅有利于工艺革新,还将催生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内,十大战略性工业项目涉及的投资额就超过千亿元,投产后,相关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重大项目的布局,让渝企很快捕捉到新的商机。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近获得了一个新项目。董事长罗玉成告诉记者,他们瞄上了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项目的原料:一种光学级新材料,“这是一种突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今年下半年就将投产。”
除十大战略性工业项目,上半年,重庆市工业投资“双百计划项目”总体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31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3%。上半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425.35亿元,增长15.3%,占全市投资比重的31.5%。
重庆已进入到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把创新作为产业提档升级的动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
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规模不大,但这家“小个子”企业却在从事一项很“牛”的业务——为神舟十号发射基地提供地面供气系统设备。
要拿到这类“高端订单”,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绝对没戏。
早在3年前,气压机厂便启动了往复压缩机高压无油润滑技术研究,最终攻克难关,掌握了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这一行业的“领跑者”。
该公司董事长王学智透露,他们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占到当年销售收入5%以上,是全市平均水平的5倍;最近3年,公司获得的专利技术超过40项,新产品产值率超过70%。
“从全球创新的情况看,有70%以上的专利掌握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手中。”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表示,为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重庆市将建立“无中生有、从小到大、滚动发展、大浪淘沙、生生不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机制,让中小科技企业的总数达到1万户。
在产品方面,重庆市将打造100个战略性新产品。具体包括3个具有国际控制力(全球产量25%以上)的产品,2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70-8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实现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超过30%的目标。
上半年,在新产品的带动下,全市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其中,增长较多的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335.03亿元,增长19.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964.72亿元,增长45.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至关重要。上半年,重庆市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原则,加速构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的战略性集群
“吃”珞璜电厂的“废渣”——脱硫石膏、“用”玖龙纸业的“废品”——“废纸”,造出自己的“新品”——纸面石膏板;甚至还要将电厂富余的蒸汽,通过管道引出来,用作服装生产企业的“熨斗”……这不是设想,而是江津珞璜工业园区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改造项目。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企业,通过“找点补链”,形成了产业集群!
与珞璜工业园区的“小生态”不同,汽车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则是重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杰作。
在距离长安汽车总部40分钟车程的两江新区两江汽车城,一个“千亿汽车城”逐渐成型。目前,汽车城内引进了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力帆等整车企业,还引进了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板、韩泰轮胎等关键零部件项目:一个以知名整车企业为龙头,多家高端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支撑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快速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以笔电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曾是重庆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的经典案例。通过依托国际一流代工商的垂直整合能力,使重庆成为IT产业的投资热土,吸引了大批沿海零部件企业加速西迁;同时,本地不少传统产业配套企业,也相继加入“IT产业大家庭”。
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共生产电脑2520万台,同比上升22.9%(其中,笔电2455万台,同比上升23.3%);打印机872万台,同比上升592%;显示器461万台,同比上升30.1%;手机1798万台,同比增长6.65倍。
与此同时,重庆市还围绕产业集群培育和建设,加大对笔记本电脑、软件及信息服务、通信设备及物联网等“7+30”产业集群(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投入,年内力争完成投资2000亿元。
截至目前,年初拟定的“双百计划”项目名单中,群光电子重庆生产基地二期、綦江齿轮40万台重中型汽车变速器生产基地等项目,已经开建;天润食品4万吨冷藏生鲜豆制品生产线建设等10个项目,已经投产或基本建成;耐德环境装备工业园等102个项目,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
这一大批产业集群的建设,必将从整体上全面加速重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