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日从重庆机床集团获悉,其自主研发的Y31200CNC6系列大型精密数控滚齿机,近日荣获2011-2012年度重庆市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该产品还打破了国外厂商对市场和技术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重庆机床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先广,在重庆机床集团工作了25年,见证了重庆机床从仿制到完全自主研发的全过程,也体会着其中的酸甜苦辣。
机床有“工业母机”之称,机床技术的先进与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李先广说,2000年前后,随着风电、船舶、建材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对大型高档机床的需求旺盛,且要求效率高、精度高。那时,国内机床技术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国内还没有能力加工直径为两米的大型数控滚齿机,全世界也只有两家,分别在德国和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有好几年,中国的大型数控滚齿机都需进口这两家的产品。从国外进口,价格贵,交货期长,售后服务麻烦。李先广说,这些都还好,“最要命是别人可以不卖给你,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重庆机床几十年的技术积累,过硬的基础,还是被国外的机床公司看在眼里。
2003年,有着大型数控机床垄断地位的那家美国公司,想要跟重庆机床合资。双方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谈判,但最后,重庆机床没签字。
“他们说是想合资,其实是想消灭我们。”李先广说,当时重庆机床有2000人,而这家公司只接受200人;产品上,也把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产品拿给合资公司生产,简单的、附加值低的产品都留给重庆机床生产。
不被消灭,就得自己强大起来。从2000年起,重庆机床就开始研发大型数控机床。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16个重大科技专项,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是其中一项。
2009年,重庆机床得到国家800多万元资金支持,又自筹2000多万元,继续攻坚研发。
说起研发的艰辛,李先广说,“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在攻坚阶段,四五天不睡觉的情况都有。”
通过前后近10年的各项关键技术攻关,2009年,重庆机床成功研制了Y31200CNC6系列数控滚齿机。该系列滚齿机效率为普通滚齿机4-6倍,加工精度比普通滚齿机提高2-3级,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一举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
打破垄断,经济效应也得到直接体现。此前,国外加工的直径超过2米的齿轮机床,每台售价都在1000万以上。而具有同样技术水准的重庆机床产品,却只要500万元——这也倒逼国外产品降价,一直降到800万元-900万元。
如今,Y31200CNC6系列数控滚齿机已销往重庆齿轮箱、中国二重、太原重工、杭州前进齿轮等重点大型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1.5亿元。同时,这一系列新产品也让重庆机床真正站在了大型齿轮机床制造商的行列,具备了与欧美顶级机床生产商同台较量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