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重庆卓创建筑有限公司的韩刚买了一款公募基金。对预期收益,他很有信心。“这是一位在网上有点名气的财经专家推荐的。”韩刚说,自己经常关注这位专家的微博,发现他推荐的基金信息有时和A股实际走势“高度合拍”,“感觉他手上有料。”
专家微博推荐基金,能保证投资者收益吗?
“这只是基金公司的一个营销手段,投资风险依然存在。”国富基金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新基金募集难度加大,公募基金公司借助名人微博、微信、二维码等新型社交平台推销新发基金,在业内早不是新闻。
发条微博获利千元
“当我微博粉丝上万的时候,就经常收到一些基金发来的私信,希望能在微博里推一推新发基金,许诺一定给报酬。”重庆汇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学信说,他的个人微博目前有10多万粉丝,其中有财经界同行和传媒记者,“很多是投资者。”
赵学信对记者说,新基金首推时,就有公关公司和基金公司联系他,要求在个人微博中定向点评、宣传或转发相关微博,“以吸引像韩刚这样的投资者。”
赵学信的经历并不是个例,据记者了解,一些基金公司、财经公关公司从业人士,每天翻看业内知名人士的微博已成为必修课。“名博”的粉丝资源和名声积累,使他们成为基金公司的“第一合作目标”。
“只要粉丝上万的财经界人士,我们都希望合作。”某基金公司经理卢洪说,同在微博里面的财经人士,有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背景的微博人气更旺,“我们更希望在他们微博上营销产品。”
“自媒体”成为营销新工具
“目前很多基金公司没有成熟的微博营销体系,只好找财经公关公司来做。”赵学信告诉记者,公关公司会更灵活运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方法,“比如微信和APP。”
“公司今年新基金发行密度较大,我们想创新营销方式。”某公募基金负责人孙鑫说,公司已与一家财经公关公司合作,“正在研究实施方案,微博肯定是重要方向之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微博营销。“很多人认为投资研究是基金公司的生存之本,实际上营销的作用更举足轻重。”卢洪告诉记者,营销一直以来都是各大基金管理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看来,基金之所以倚重“自媒体”营销,是因为微博上有很多“三高人群(高收入、高学历、高地位)”,是目标客户。
去年,他曾要求在重庆的营销团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很多做风投的年轻人都有微博和微信账号,一些精英群体还建有群,这些人年纪都在40岁左右,接受新事物快,理财和投资意识强。
需给名博营销戴上“紧箍咒”
基金公司想方设法搭名博进行产品营销,效果又如何呢?
“还不是很好。”某基金公司营销经理董建告诉记者,做一个应用虽然可以提升公司专业化形象,但软件的开发、维护费用都比较高,并且很难在基金销售上反馈出结果。记者致电多家基金公司,发现他们大多认为自媒体营销效果“不太理想”。
“主要还是很多财经名人拒绝推销。”赵学信说,很多基金发的宣传微博,完全避谈风险,“比如新基金发行不满三个月,即在微博上宣传业绩;只提收益,不提投资配比,很容易误导投资者。”
一位微博粉丝近百万的财经界人士介绍,财经界里各路专家不少,难免会有人“巧妙”地在微博里推销新发基金而获得报酬。他提醒投资者,不管是哪个“名人”的推荐,一定要参考该基金公司以往的业绩,注重分析风险。
赵学信同时表示,希望监管部门能在法律上予以规范。他说,需要在制度上给名博营销上个“紧箍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