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高品质住宅林立、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可有谁知道,如今这座新型集现代产业、山水园林、都市风貌为一体的新城———北部新区,在11年前还是一片广袤偏远的城郊农村。10月28日,从北部新区“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民生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示范区”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去年该区实现工业产值1003亿元,成为重庆市首个突破千亿元的开发区。
产业
工业产值破千亿大关
在北部新区诞生之初,市委、市政府赋予北部新区这样一个历史任务———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短短10年时间,将一个偏远的农村改造成工业之城谈何容易?然而,北部新区做到了。
回顾北部新区11年来的成长历程,北部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熊雪告诉记者,11年来北部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GDP从开发建设之初的7.9亿元增长到365亿元,为当年的46倍,年均增速达到47%,比同期全市年均增速高出29个百分点(即年均增速是同期全市的2.6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部新区的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7亿元发展到去年的1003亿元,为当年的137倍,首破千亿大关;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达到63.4%;工业实现税收61.2亿元,占全区税收的40%,基本完成了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历史任务。
可以说,北部新区在跨越式发展中领跑全市经济。熊雪主任介绍,如今的北部新区已经形成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医药机械、软件服务外包五大产业集群,集聚了全市20%的高新技术企业、60%的软件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吸引了62家世界500强企业,占全市入驻世界500强企业的四分之一。
民生
转非群众住花园小区
既然北部新区的前身是荒袤的农村,那么转非居民的安置以及就业问题,必然成为该区发展必须先解决好的重要工作。只有辖区的居民能够安居乐业,这个城区才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为了让转非居民在身份转变后也能真正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品质,这些年来,北部新区政府投资46亿元,建设转非安置房260余万平方米,安置转非居民13万人。安置小区投入使用后,这两年来政府又投入8.6亿元大力开展转非小区综合整治,20个转非小区如今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花园小区。每个转非安置小区都建立了羽毛球、乒乓球场地,配置了健身器材,设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服务中心,家门口建了超市和农贸市场。人和街道万年路社区荣获重庆最美街区10强奖、大竹林街道金竹苑社区荣获重庆最美街道入围奖和百姓安居奖等。
解决了转非居民的居住问题,政府还要帮转非居民找到长久的经济来源,努力让他们就业。为此,北部新区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亿元,制定了就业培训等9大优惠政策,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3万余人次,组织各类招聘会651场。同时,还在全市率先开展充分就业街道创建工作,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100%,零就业家庭实现了1个月内动态消除,登记失业率1.23%,远远低于全市2017年控制目标4%的2.77个百分点。
目标
汽车产值冲2000亿元
如今的北部新区已然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整个新城区未来的发展又将如何规划呢?
熊雪主任介绍,北部新区是重庆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值占全市汽车产值的40%,未来几年将继续深化招商引资,建设汽车产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福特三工厂、发动机、变速箱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区形成5个整车厂、3个发动机厂、1个变速箱厂、2个研发中心的汽车产业布局,实现140万辆整车、100万台变速箱、145万台发动机的产出,集聚200家零部件配套及销售服务企业,汽车产业总产值冲击2000亿元,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汽车产业基地。
其次,新区还将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加快礼嘉商务区、金山片区商业中心、大竹林商业中心、龙头寺片区商业、两江幸福广场商业配套、财富购物中心等建设,支持聚信美家居世纪城等专业市场做大做强,使服务业占到GDP增加值的46%。
此外,新区还将坚持一般预算收入的6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改造提升农转非小区、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完善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