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七届年会开幕。33位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市长顾问,围绕“重庆企业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的困惑与对策”这一主题“指点江山”,开怀纵论,在山城刮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邵铭高,澳新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七届年会执行主席。
来重庆之前,这位英国绅士,对重庆“走出去”的材料进行了精心准备。
邵铭高表示,想在短时间内就某个方面了解重庆,读《重庆日报》是上佳选择,这是一张“能拉近重庆与世界距离的报纸”。于是,挨个不漏地翻译、阅读、消化本报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走向世界的重庆企业》,是他近期每天的必修课。
灵感来自“全球化”
作为重庆新闻界主流媒体,《重庆日报》不会放过参与“全球化”的机会
《走向世界的重庆企业》是2012年本报自主策划,采写,刊载的大型专题策划报道。此系列报道的策划灵感,来自于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
哥伦布说“世界是圆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
无论“圆”与“平”,世界都是可以重组的。古往今来,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表明:大国崛起,无一不经历“走出去”的过程,只是“走出去”的方式不一样。欧美列强曾以坚船利炮开路“走出去”,而今,中国靠不断增强的实力、靠合作、互利、共赢,靠和平的方式“走出去”。不“走出去”就有可能丧失历史的机遇,被新一轮工业革命所淘汰。
这些年,在地处内陆的重庆,市委市政府加大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力度。可以说,鼓励重庆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是全球格局下的“重庆方略”。
据统计,目前“走出去”的渝企已有208家,累计获批对外投资合同总额38.23亿美元。开放大潮的冲击,使重庆本土企业经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他们开始尝试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一展雄才。
“高度服务决策,深度参与生活”,作为重庆新闻界主流媒体,《重庆日报》自然不会放过参与到“全球化”的机会。
2011年4月,当国内大多数媒体,还专注于把外商“引进来”的报道时,《重庆日报》编委会已开始策划,让记者们“走出去”,跟随那些率先走出国门的重庆企业,记录他们在体制机制不同、文化背景迥异的陌生国度创业打拼的失意与快意、泪水与欢笑。
记者奔赴五大洲
凡是有重庆企业投资的地方,就有重庆日报记者的身影
这是《重庆日报》创刊60年来第一次组织策划的境外大型采访,是重庆日报历史上组织策划时间最长、采访力量最强的一次采访。
众多的“第一次”,让《重庆日报》上至编委会,下至全体记者、编辑,都十分重视这次采访。
为拟定一份操作性强的《方案》,《重庆日报》发动所有记者开动脑筋,梳理手中的资源,分不同行业,推荐出“走出去”最具代表性的重庆企业。《重庆日报》编委会小心求证,除多次召开编委会扩大会议商讨方案外,又由总编辑张小良带队,前往重庆市外经贸委,就方案与外经贸委相关负责人磋商。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酝酿、准备,今年春节过后,本报派出了七个报道组,奔赴欧、亚、美、非和大洋五大洲的20余个国家,探访30多家“走出去”的渝企,采集了第一手“走出去”的新闻素材。
七个报道小组的记者不畏艰辛,跋涉万里,足迹踏遍了全球五大洲……凡是有重庆企业投资的地方,就有重庆日报记者的身影。
如非洲组要去的南非,治安令人堪忧,在当地投资的华人大多有过遭匪帮持枪抢劫的经历。即便如此,本报记者胡泽勋、周季钢还是义无反顾,深入最危险的区域,采访到了重庆商人与匪徒枪战的故事;肯尼亚,卫生状况恶劣,艾滋病、疟疾肆虐,在前往采访之前,光是各种疫苗都打了几千元。
又如圭亚那,南美组记者雷太勇、陈钧需要转机四次,至少飞行32个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
当中转到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时,本报记者被当地移民局官员误认为偷渡客,“押”到小黑屋内,关了近10个小时的“禁闭”。
还如欧洲组,本报记者张红梅、郭晓静为顺利完成欧洲四国的采访,提前一个月就做足功课,频繁与欧洲采访单位联系,出发之前的邮件往来就有上百封之多。
艰苦的采访历程
为了这1小时的采访时间,记者忙碌奔波了一个月
七个报道组,“走出去”不仅仅采访了一大批海外“渝企”的最新动向、投资经验、精彩故事,还史无前例地在异国专访了圭亚那总理塞缪尔·海因兹、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雷格·埃莫森、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亚太区高级投资顾问康利丰等外国政界高官。
专访异国政要,不但能极大地为报道添彩,也能强化重庆与这些国家的联系,打响《重庆日报》的品牌。但与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取得联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澳洲组记者姜春勇、杨帆为了采访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埃莫森,就付出了不同寻常的努力。
为了采访埃莫森,本报记者从今年2月底就开始联系。因为澳大利亚贸易部在重庆没有开设办事机构,所以只能通过其驻成都代表处进行联系。
然而,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重庆日报》采访组抵达澳大利亚后,部长办公室依旧没有确定采访时间。只是告知:部长正在拉丁美洲出访,回来后是否有时间接受采访,还需要请示部长本人。
这让澳洲组记者很担心:本报赴澳大利亚采访的重头戏能否完成?
4月1日,记者接到来自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打来的电话称,部长将于4月2日下午14时接受《重庆日报》采访,这是他首次接受来自中国西部的媒体采访,时间1个小时。同时,他要杨帆把英文版采访提纲立即发给他,由他转呈部长办公室。
这时,澳洲组最终松了一口气。按照计划,姜春勇和杨帆请部长就中澳贸易、重庆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合作进行全面解读……
然而,为了这1个小时的采访,记者忙碌奔波了一个月。
与澳洲组采访埃莫森不同,南美组的雷太勇和陈钧,用“智取”的方式,顺利的搞定了圭亚那总理塞缪尔·海因兹的专访。
考虑到博赛在圭亚那是投资最大的“外来企业”,政府在这个投资项目中也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记者便请博赛圭亚那公司以约见股东的名义,联系上了塞缪尔·海因兹,并欣然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换个角度看世界
采访过程中也有不少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体验了文化差异
艰苦的采访旅程中,也有不少快乐的事情,让记者们也体验了强烈的文化差异。
初到韩国采访时,记者刘长发和杨冰发现,韩国的城市建设很差,甚至还没中国的一些二线城市漂亮。
于是,他们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釜山经济副市长李宁活。李宁活的一番话,让记者感受到了不同的价值观。
原来,釜山政府的目标并非完全是造高楼、修大马路,而是着力于如何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如何实现产业技术的升级、如何实现市民的居住幸福。
“只有让在这里工作的人感觉愉快,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李宁活说。
在澳大利亚,本报记者也遇到了一件趣事。刚吃过午饭,重钢工作人员门礼正准备在沙发上睡觉。“按照国内习惯,午饭后都会‘晕饭’,是该眯上一会的时间”。
没想到,他还没躺下,就被澳方管理人员叫停。“他告诉我,在澳大利亚工作中午没有休息时间,不能睡觉,否则就违反他们的工作习惯”。
起初,老门还坚持午休。可是,他后来发现,每当自己午休时,所有的老外都在工作。“最后只能入乡随俗,中午不休息,吃了饭接着干活”。
后来,门礼逐渐发现了老外的生活规律——
“和中国人不同,他们周一到周五作息很规律,很少有人会在外应酬,晚上基本会在11点休息,早上从9点工作到下午5点,中午不休息”。
其实,要适应的何止午休习惯,还有语言问题,平时中式英语说多了、听多了,到国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融入全新的语言环境;再如,老外下班后不会去大吃大喝,或许能用一句话形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记者采访,仅在一国停留几天,尚且能感受到许多的“与众不同”,渝企“走出去”在海外投资,驻外工作人员在异国他乡一呆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果能在采访中发现他们的“改变”,将成为后期写作中,增添报道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关键。
读者感觉很“解渴”
海外投资逐渐成为重庆乃至中国的经济热点,《重庆日报》的这组深度报道可谓正逢其时
9月3日,《走向世界的重庆企业》大型系列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正式推出,随即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市外经贸委主任王毅表示,近年来,渝企加速了“走出去”的步伐,海外投资逐渐成为重庆乃至中国的经济热点。9月23日召开的“第七届重庆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年会”,正是围绕“重庆企业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的困惑与对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重庆日报》推出的这组深度报道,可谓正逢其时。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李赛表示:“看了《重庆日报》关于重庆企业到英国投资和开展临床合作报道,感到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具有‘走出去’的意识,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他真心希望,先去的企业成为后来者的“榜样”,在对英投资方面,英国一直向重庆企业敞开着大门。
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这组报道不仅增强了他们“走出去”的信心,也让他们摸到了一些“门道”,是真正的“海外淘金宝典”。
民生能源董事长薛方全说,此前,民生能源已经和尼日利亚、南非等国有所接触,准备把国内的能源业务拓展到国外。《重庆日报》刊出机电集团、长安等企业走出国门的案例,不但为重庆企业界做出了表率,也鼓舞了像民生能源这样准备走出去的重庆企业的信心,而且还提供了清晰的方法和路径。
在华为非洲市场有4年工作履历的重庆华非云通讯公司总经理黄海表示,随着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总量的渐趋饱和,以及企业研发、市场能力的不断提升,重庆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重庆日报》的这一组报道顺应大势,让企业界的读者“很解渴”。
记者手记
告诉更多渝企“走出去”的经验
其实,渝企“走出去”,就好比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那么《重庆日报》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梳理他们的成功与教训,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告诉更多渝企。
如欧洲组前往英国,报道机电集团通过并购英国精密技术集团,让重庆的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一下提高了10年。在写作报道时,记者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成功案例本身,还通过采访机电集团董事长谢华骏,总结出海外并购的“六点体会”。
又如东南亚组记者吴刚,不仅仅采访了仍驰骋在东南亚的重庆企业,还通过“时光隧道”追寻了5年前,重庆摩企集体兵败东南亚的惨痛教训。
通过深入采访,挖掘案例,结合专家观点进行总结提炼。通过这次大型专题策划报道,《重庆日报》的记者总结出“走出去”必须注意的“一大误区和四大要点”。
许多海外创业者认为,相比而言,“走出去”不是最难,难的是“走出去”后如何站稳、如何制胜。
在异国他乡创业,一切在国内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一切原有的优势都可能变为弱势。所以,一定要对“走出去”的项目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逻辑判断,有风险意识,既要具备足够实力,又要“摸着石头过河”,精细谋划,慎重决策,谨慎趟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要善于谈判。《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重庆企业“走出去”前,要深入了解世贸规则,掌握进入国的国情国策、法律法规,甚至包括宗教信仰、政治格局,特别是要掌握拟并购企业的资产结构、经营状况、市场范围、人才构成等,在谈判桌上取得主动,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实现低成本扩张。
要善用人才。对于中国内陆的创业者来说,在海外投资经营,既有许多机遇,又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单靠重庆本土人士单打独斗、大包大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充分依靠被并购企业的现有人才、行业高端人才,进行经营管理和科研开发。
要善于运作。国际形势复杂,市场变幻难测。在海外市场拼搏,拼的是实力,搏的是智慧。所以,企业要灵敏洞察,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扬长避短、规避风险,以小搏大,巧用各种战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