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极有可能在年内全面享受外资车险服务。13日,记者了解到,首批获得交强险业务范围资质的四家外资险企中,利宝保险已在渝设立分支机构,预计最快将于年内正式开售交强险。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车险市场全面向外资放开,尽管短期内难以改变整个财产保险市场格局,但对于促进财险公司更好为大众服务,提供更多选择,无疑都是重大利好。
4家外资险企可售交强险
昨日,记者从保监会了解到,首批申请增加交强险业务范围的外(合)资险企已部分获批,在本月底外资保险企业或可正式开售交强险。目前,安联、美亚、利宝、中航安盟已向保监会申请增加交强险业务范围并获得批准,顺利走完了第一步流程。据了解,按照保监会的要求,外资险企要获得交强险的经营权,还要进一步经保监会批准。
“我们正在积极进行系统、制度和人员方面的建设。如果步伐快的话,可能在年内获批经营资格。”利宝保险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单位证书、营业执照、培训都在准备阶段。当然,前期的准备并非如此简单,保监会审核不仅要求外资险企的交强险系统能够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实时对接、能够实施交强险独立核算;还要求支持见费出单,并与车险信息平台对接、车船税对接;针对交强险单独出保单,使用单独的险种代码、实现车船税代征代缴等功能。记者了解到,虽然尚无具体时间表,但外资交强险产品上市销售应该会在年内有望实现。
短期内难改变市场格局
“如果外资能够经营交强险业务,将方便普通客户办理外资车险业务,从而使外资与我们在同一竞争水平线上。”市内一大型中资财产险公司负责人表示。此前,交强险多是和商业车险一起捆绑销售,消费者为了避免理赔不便,往往会选择在同一家公司购买两种车险。一直以来,外资险企由于缺乏交强险“牌照”,在经营车险业务时只能选择和中资公司合作经营,因此在整个市场上的占比一直不高。不过相应的,像利宝这样已在我市开展车险的外资财险公司,不得不面对交强险行业性亏损的风险。
“短期内,重庆车险市场格局很难有较大变化,因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不高,即使开放交强险,也对各中资公司的市场份额没有太大影响。”重庆工商大学保险行业专家谭湘渝教授认为,交强险市场开放,意味着占据财产险市场大半江山的车险业务全面向外资开放,从中长期看,对整个财险市场的影响还是深远的。目前国内大型中资财险企业拥有强大的营销服务网络,所以受影响较小,而一些小型财险公司或将面临较大挑战。
有可能带动保险费率下浮
外资公司全面进入车险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有些什么好处?谭湘渝认为,一是打算投保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二是投保外资保险公司交强险的客户,可以选择更适合他们的商业车险险种。另外,外资公司进入车险市场,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有助于保险业提高整体车险服务水平。外资交强险带来的先进管理经验、创新的理赔服务能给整个车险市场带来更多的积极作用,推动市场服务升级。
作为第一项法定强制险种,交强险经营的总体要求是不亏不盈。而事实上,自2006年开办以来,交强险一直陷于亏损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除了在2008年实现盈利17.6亿元外,其余年份均为亏损,且亏损呈现出逐渐放大的态势。2011年,交强险整体经营亏损扩大到92亿元,其中承保亏损112亿元,投资收益20亿元,这一数据创下了历年交强险亏损额最高纪录。至此,整个行业累计亏损高达173亿元。有分析称,引入外资险企,或将倒逼交强险经营模式向市场化转变。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陶存文表示,交强险未对外资开放前,客户选择的差异性不大,今后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更多,在理赔的精细化、理赔速度等方面形成竞争,有可能带动保险费率的下浮。中资保险公司对于交强险业务一直喊亏损,引入外资保险公司,在降低理赔成本方面或能“挤一挤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