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日前出台的《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包括轻工、纺织、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行业。”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表示,轻工、纺织、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是典型的消费品工业,也是重庆市传统特色产业,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是统筹城乡、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制造业促进服务业的关键。
他表示,此次出台的《规划》一方面是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突出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为加快推动重庆市消费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和上效益。
《规划》体现了三大主要特点
沐华平表示,总体思路上,《规划》提出,按照稳增长、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消费品工业要以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调控作用,突出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三大重点,搭建产品检测、技术服务、市场监管三大平台,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消费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在统筹城乡、反哺农业、扩大就业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除此之外,《规划》还突出了三大特点——
特点一: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立足当前,即抓好“稳增长”工作;着眼长远,即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特点二:突出“消费”特点。《规划》把握住消费品工业的特点,突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增加花色品种;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完善营销渠道。并在保障措施中,将“落实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放在首要位置。
特点三:突出重点产业。《规划》将农产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医药及医疗器械、纺织服装四大产业列为重点,分别明确了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
《规划》按照“四上”要求提出了未来3年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开放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质量为本,坚持绿色发展。
目标体系:
上规模——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到2015年,消费品工业累计投资1500亿元,完成总产值3500亿元,年均增长18.9%,新培育百亿级企业2个、十亿级企业30个,累计新吸纳就业16.2万人。
上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到2015年,轻工业利润率提高到7%、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7万元/人年;纺织业利润率提高到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3.5万元/人年;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利润率提高到8.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33.6万元/人年。
上质量——产品质量显著改善。食品、纺织品、药品的产品合格率分别提高至97%、95%、98%以上,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个,重点食品企业实现诚信体系建设全覆盖,重点药品企业全面通过新版GMP认证。
上水平——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先进装备占比达到60%。印染行业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印染工艺设备应用达到30%,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应用达到30%,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应用达到20%,射频识别技术(RFID)应用达到20%,电脑控制自动吊挂系统(FMS)应用达到25%。
《规划》围绕目标提出了七大任务
围绕总体目标,《规划》提出了未来3年将以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增加花色品种、提升质量品牌、完善营销渠道和促进绿色发展为主要任务。
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规划》提出,坚持每年在轻工、纺织、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分别筛选10—15个重点增长企业、重点达产项目、重点投产项目,加强跟踪和支持,协调解决其具体困难和问题,发挥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立健全消费品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加强行业调研,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促进行业经济平稳运行。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规划》明确了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做优造纸及纸制品产业,做大医药及医疗器械、纺织服装产业。上述四大产业是消费品工业今后3年的发展重点,《规划》分别从空间布局、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方面制定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发展目标——
农产品加工产业达到2200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产业达到400亿元,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达到6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达到300亿元。
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提出,到2015年,轻工、纺织、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达到1%、1%、2.4%。
此外,《规划》明确,到2015年,消费品工业领域将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6个,重点食品企业实现诚信体系建设全覆盖,重点药品企业全面通过新版GMP认证。重庆市消费工业质量品牌将大大提升。
|